▲安防机器人
◆多功能无人机
▲“手脉”支付
台海网5月7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林芹 念佳丽/文 东南网/图)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万众瞩目中如期而至,一项项普通民众甚至还搞不懂名称的黑科技争相登陆福州,开始悄然改变大家的生活,尤其以5G为代表的行业应用更让人们感叹:“想象力不够用”。
5日下午,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开馆,设七大展区,集中展示数字中国建设取得的优秀成果,总结和推广各地数字中国的典型案例和先进经验。展馆内还设置了新技术新产品发布区,供参展单位发布最新成果。展览会将持续到5月9日,开馆时间为每天9点至17点,6日上午9点至13点不对公众开放,其他时间免费向公众开放。
展览会那么大,来,跟随导报记者逛逛展会,看看哪些馆值得一探究竟,黑科技是如何走进市民生活中的!现场视频可登录“今日头条”关注“海峡导报”官方账号观看。
阿里、百度、微软……都来了
与首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相比,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的展区面积更大,总展览面积达到5.6万平方米,设置了综合数字福建、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产业化)、数字经济(产业数字化)、智慧社会和数字生活等5个展馆。
在数字经济展区,集中展示了我国在数字经济中数字产业化的发展成就,包括在先进通信技术、云计算、卫星产业、产学研融合等领域的优秀成果。其中大家最为关心的5G在这里可以抢先体验。展区内,不仅打造了一个5G轻量化演播室,还有5G+VR自动驾驶、5G+智慧医疗、5G+智能电网等5G场景应用体验。
人工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刷脸支付黑科技、无人驾驶、可充当保安工作的机器人……阿里巴巴、百度、微软中国、科大讯飞、深蓝科技等公司带来的最新产品。百度带来了智能出行新品——首款搭载完整百度Apollo小度车载OS的先锋量产车型EXEED星途TX。该车具备人脸识别、刷脸支付、AR导航等诸多功能,可以给观众带来全新智能化的行车体验。
用“数字身份证”打开快递箱
用“数字身份证”可打开快递箱。昨日,导报记者在海峡国际会展中心7号馆看到,一款名为eID的产品可将身份证数字化。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携手榕企新大陆在此展示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ID)技术与服务。使用加载eID的手机,不需要出示身份证,即可完成身份验证、酒店登记等一系列操作。
“现在只要一个加载eID的手机,它就能将身份证、钥匙、钱包集于一体。出示手机就可完成身份验证、酒店登记、开锁入住、上网注册登录和购物交易等操作。”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现场负责人说,无论是联网还是断网,几乎一秒可完成信息读取,实现了身份证数字化。
导报记者看到,展区采用多媒体方式展出了eID在电子政务、民生服务和金融领域的线上和线下的典型应用,包括出行、闽政通等。公民在线上使用时,不需要反复刷脸、反复填写个人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只要一个能加载eID的手机,一键可实现注册、登录和身份认证,从根源上杜绝个人身份信息在网上传输和留存,保障了个人信息安全。
“手脉”一扫即可完成购物
你相信吗?只要扫一扫手掌,就能轻松完成各种购物。在10号馆深兰科技的展位中,几款特殊的“手脉支付”标识的机器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导报记者先来到其中一台自动贩卖柜上体验了一把。操作很简单,第一次购物,只需要扫描货柜上二维码,并在机器上录入自己的手脉、输入绑定了微信或者支付宝的手机号,不到一分钟就能完成。而手脉的识别和指纹不一样,其识别的不是皮肤的纹路,而是皮下的毛细血管。因此,就算手上皮肤出现破损也没有关系。接下来,只需要把手放在“手脉”扫描的区域扫一扫,货柜的门就会自动打开。导报记者挑选拿出需要的饮料和零食,关上货柜的门,手机上就收到了自动扣款的信息。“如果账户里没有钱,那么下一次就不能购买了。”
据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微信和支付宝都是实名认证的,录入“手脉”之后,就相当于绑定了“免密支付”。货柜内布满了摄像头,根据视频录像中顾客取走的货品,后台会自动识别结算,不需要任何附加的操作,所以也不存在货品会被盗窃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