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5月1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日前,省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45.25亿元,同比增长8.2%,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可以说,一季度福建经济实现了“开门红”。而一系列数据也真实地反映了福建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的成效。
从三个产业来看,今年一季度,我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占GDP的比重为4.7%,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占GDP的比重为48.0%,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占GDP的比重为47.3%,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
数据可以很容易看出,我省经济的高增速与二、三产业密不可分。
工业生产质量提升,
高技术产业占比提高
先来看增速最快的第二产业有哪些振奋人心的数据——
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比1-2月提高0.2个百分点;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13.5%,增幅比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分别提高0.8和0.1个百分点;
全省38个工业行业大类中,34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达89.5%;
全省419种产品中,有282种产量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为67.3%。
省统计局工交处处长黄文忠解读认为,我省一季度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市场环境稳步改善、企业预期向好的背景下,全省工业延续了上年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实现良好开局,并且还呈现出工业结构持续优化、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保持较快增长、工业产品出口增长加快等趋势。
大家都知道,纺织鞋服、装备制造等一直是福建的传统产业,但这几年,福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术制造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季度,我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达到15.1%,快于规上工业6.2个百分点,对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18.4%,拉动作用相当显著。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行业均呈两位数增长。
从出口工业产品中也能看到这一趋势。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0.1%,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32个有工业产品出口的大类行业中24个行业同比增长,19个行业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其中,我省工业产品出口额居前的分别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分别增长6.5%、11.5%和10.0%,增幅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4.6、7.6和1.8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宁德(增长15.0%)、漳州(9.2%)泉州(9.0%)。以增速最快的宁德为例,宁德曾是工业基础薄弱的后发地区,被称为东南沿海的“黄金断裂带”,这几年正是把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作为发展重点,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企业生产经营预期总体向好。据省统计局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预计二季度经营状况乐观的企业占40.2%,比去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预计乐观的比不乐观的企业比例高36.8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