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要闻  >> 正文

福建:让传统村落“活”起来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4月10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福建,是中国著名侨乡,拥有逾千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承载着八闽儿女浓浓的乡愁。

  目前,福建省有5批492个村落已入列或拟入列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数量位居全国第六。其中,屏南县、南靖县、邵武市和平镇、永泰县嵩口镇、泉州泉港区土坑村、永春县岵山镇茂霞村、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等地探索活化利用取得的实效,得到住房城乡建设部的充分肯定。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如何进一步挖掘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促进保护与发展良性互动?福建各地正进行不断探索。

  强化保障 提供保护发展“源头活水”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古镇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强调要科学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红线,对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历史建筑、农业遗迹以及灌溉工程遗产等,逐一登记在册,全面加强保护。与此同时,省内在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支撑保障——

  制订政策法规。2017年4月,省人大常委会颁布《福建省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在全国率先通过立法。各地也根据实际编制各类保护条例,仅福州市就先后出台《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福州市三坊七巷、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传统村落保护有规可循、有法可依。

  开展普查建档。对前4批229个传统村落建立“一村一档”,利用大数据手段,对这些村落进行时时跟踪。

  强化规划技术指导。出版《福建省传统民居类型全集》《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福建卷)》;编制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发展规划》《传统村落和历史建筑保护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成立由38人组成的省级专家服务团,常年为传统村落把脉问诊;成立福建传统村落与历史建筑研究中心等。

  加大资金投入。2014年以来,省级财政每年投入5000万元到1亿元,重点扶持10至15个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目前已累计扶持75个。各市县也加大投入力度,并带动社会资本和村民投工投劳,累计投入保护发展资金50亿元以上。如永泰县近年来每年拿出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保护传统村落;永春县近年来累计投资2500万元,用于传统村落保护和闽南古厝修缮等项目;屏南县近年来每年拿出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传统村落保护修缮。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新闻
福建:紧抓生态环保“牛鼻子” 健全“党政同责”新机制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郑志忠接受访谈。   新华网福州4月10日电(陈丹)“建设生态文明,‘党政同责’是个‘牛鼻子’,必须紧紧扭住。”9日,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郑志忠接受访谈时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永远在路上,“党政同责”制度有效发挥了党政领导干...

福建力争到2022年建立一支55万人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台海网4月10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记者从福建省科协获悉,根为进一步加强全省农村科普工作,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服务乡村振兴,近日,省科协、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实施科普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并研究制定了《科普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要求,到2022年,我省农村科普框架体系初步健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

福建挖掘传统村落文化内涵 促保护发展良性互动

永定土楼 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 摄 我省拥有逾千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我省深入挖掘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促进保护与发展良性互动—— 让传统村落“活”起来 台海网4月10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福建,是中国著名侨乡,拥有逾千个历史文化名镇名...

福建出纳贪27万逃亡15年 被传父亲去世时都没露面

台海网4月10日讯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报道,“听说方力建被抓回来了!” “哪个方力建?” “贪了公款,跑路15年那个……” 2018年8月7日,经上级监委批准,福建省周宁县监委依法对方力建采取留置措施,同时向社会公开消息,干部群众纷纷点赞。 翻开15年前旧档案 周宁县监委挂牌后,县检察院依法向县监委移送了一批案卷,其中一个旧得发黄的档案盒格外引人注目。 ...

福建工程学院双创系列活动定位咨询专家开讲

同质化时代企业要差异化定位 同质化时代企业要差异化定位 台海网4月9日讯(海峡导报驻福州记者 林芹 文/图)“用户只会记住第一,不会记住第二,企业要有差异化定位成为第一,最终占据用户心智,不然很难在竞争中脱颖而出。”3日,福建定位咨询专家詹军豪走进福建工程学院互联网经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