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月14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福建在唐末五代时期,出现了一个地方割据政权——闽国,其创始人是来自河南光州固始县的王潮、王审知兄弟。闽国作为“五代十国”里的“十国”之一,前后传三代,而王氏父子在福建实际统治时间长达50多年,给八闽大地留下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们现在读这段历史,在感受风云变幻之余,会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人名、地名的更改现象。
人物的改名。如公元933年,王审知的儿子王延钧称帝,改名王鏻;公元935年,王延钧(王鏻)死后,其子王继鹏继位,改名王昶;公元939年,王继鹏(王昶)被害,其叔父王延曦上位,改名王曦。这些改名现象难免给现代读者带来记忆上的麻烦,不由得让人奇怪这几位闽国君王怎么这么喜欢在名字上折腾。
现代人看起来觉得他们折腾,实际上在当时反而是避免折腾民众的必要举措。要知道,古人是很讲究避讳的,特别是帝王的名讳,更是举国都要规避,不仅写文章、说话不能直接提到,已有的“犯讳”用字还要更改,所以经常看到一些人物、地区、机构等因为避帝王“国讳”而改名。如果帝王的名字用字属于常用字,则会给全国民众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有些皇帝在继位时会用比较生僻的字给自己改名。这在五代宋初时较为常见,除了上述闽国的例子,还有后唐李嗣源称帝后改名李亶,后汉刘知远登基后改名刘暠,南唐徐知诰改名李昪(其自称唐室后裔),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改名赵炅……这些帝王的改名,既显得独特尊贵,又便于避讳,因此在那个时代颇为流行,成为一个惯例。后世如明清皇族很多直接就用生僻字起名了,省去了日后登基改名的麻烦。
人物的改名还有种情况则不是为了避讳,而是出于形势需要,改个名可以起到政治认同、身份转换、表明心迹等作用,而且古人还觉得名字跟运道、气运有关,改名也寄托着改变命运的希望。闽国比较典型的非避讳改名要属闽国将领李仁达,他是跟随王审知入闽的老将,一直未受重用,在闽国末期以反复无常闻名。王延曦(王曦)死后,李仁达逐渐控制了福州,由于担心受到代表闽国正统的建州王延政攻击,李就向南唐称臣,南唐封他为节度使,赐名李弘义。南唐消灭建州的王延政后,李仁达(弘义)为了独占福州,又向中原的后晋称臣,更名李弘达。南唐进攻福州,他又向吴越称臣,请求援助,并更名李达。吴越军至,击败南唐,遂占领福州,吴越王再将李仁达(李达)改名为李孺赟。这一连串的改名令人眼花缭乱,不过看其时间节点,基本都跟李仁达政治立场的转变有关,他的连续改名可以说是出于政治的形势需要和个人的改运期盼。
改名的风气在唐朝五代时期颇为盛行,如唐肃宗李亨就曾用过李嗣升、李浚、李玙、李绍四个名字。有种常见的情况是帝王对臣子的赐姓、改名,如唐高宗对大将徐世勣赐姓李,唐僖宗对功臣朱温赐名“朱全忠”等。另外五代豪强为了收拢人才,流行收“养子”,关系比较密切的养子们通常都要随养父更姓改名,如闽王王审知养子周彦琛改名“王延禀”,晋王李克用养子邈佶烈改名“李嗣源”等。
地区的改名。王审知的儿子王延钧称帝时,将闽国国都福州升为“长乐府”,这种地名的更改也是有讲究的。唐时期的行政区划名义上是道、州、县三级制(道是监察区,非正式行政区,后期被藩镇节度使取代),地方总体上是以州为主。唐朝全国有三百多个州,其中有十个左右比较重要的州称为“府”,如雍州为京兆府,洛州为河南府,岐州为凤翔府,并州为太原府……这些府要么是首都,要么是皇帝曾经居住过,要么是军政要地,虽然跟“州”同为一级行政区划,但在规格上又比“州”高一点。五代十国时,多数割据政权都把国都改称为“府”,如后梁建都汴州,称开封府;楚国国都潭州,称长沙府;南汉国都广州,称兴王府。所以闽王王延钧称帝时,参照其他王国的做法,把福州升格为“府”,改名“长乐府”,凸显福州作为国都的特殊性,以区别于闽国其他四个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这种做法是很自然的政治需要,体现了王延钧与别国看齐,提升闽国地位的愿望。
福州在唐玄宗时期曾经一度改称“长乐郡”,因此在后世,长乐成了福州的古称之一。北宋福州的地方志《三山志》原名就叫《长乐志》。所以闽国王延钧将福州改称长乐府也算是有根有据,不过长乐府的称号只存在了十来年。王延钧的继承者是王继鹏,王继鹏之后是王延曦,在王延曦死后,割据建州的王延政取得闽国正统,但他仍以建州为国都,改长乐府为闽国“东都”。后来“东都”被吴越国占领,又改回原名“福州”。上述福州地名的变更,直观地反映了其政治地位的起伏和闽国国运的盛衰。
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一时的荣耀也抵挡不住历史潮流的无情涤荡。从闽国这些人名、地名的变化里,我们可以了解到隐含其中的时代背景与历史传统,从而更加全面地读懂王氏闽国精彩、短暂而又残酷的兴衰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