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9月1日讯 据福州日报报道,31日,福建省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今年秋季入学的初一新生将实行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其中语文、数学、英语等9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实行省统考;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将实行“两考合一”,中招录取总分将增加至800分,一共要考13门科目。
2021年,全省初中毕业生全面实施新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案,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
“两考合一” 要考13门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怎么考?
考试性质与功能:福建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初中毕业、高中招生考试“两考合一”,考试成绩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
考试科目与内容: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信息技术(简称“信息技术”)等13门科目,均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避免过早过度偏科。物理、化学、生物另设实验操作考试。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英语口语考试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
今后,中考命题将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的内容,增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题量适度、难易适当。
考试方式与组织: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9门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实行书面闭卷笔试。体育与健康考试由各设区市教育局(含平潭综合实验区教育局)组织实施。物理、化学、生物3门科目实验操作实行现场操作考试,考试的形式、方法、时长,由设区市教育局根据不同科目的性质特点确定。鼓励有条件的设区市统一组织实施。
音乐、美术、信息技术3门科目由设区市教育局提出要求,并指导县(市、区)教育局组织学校具体实施;学校结合学生平时学习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成绩。考试实行校际交叉监考,由市、县(区)教育局组织过程巡视和成绩评定结果审核。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区)统一组织实施。
考试分值:省统考的语文、数学、英语满分各15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满分各100分。体育与健康40分,其他非省统考科目分值由设区市根据不同学科的性质特点具体确定。
考试时间:初中生在校期间,各科学业水平考试只报考1次。各科考试均安排在相应课程结束后进行,不得提前组织学生参加考试。省统考科目安排在每年6月中下旬。地方或学校组织的测试科目,安排在4~5月进行,由设区市教育局统筹确定考试时间和科目顺序。
成绩呈现方式与毕业使用: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初中学生毕业资格认定和升学录取的基本依据。各科根据原始成绩,划定五个等级,由高到低位次分别为A、B、C、D、E。原则上每个学科等级人数所占比例依次为:A等级15%、B等级30%、C等级35%,D、E等级共20%;A、B、C、D等级为合格,E等级为不合格且比例不超过5%。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均达到D及以上等级是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学生毕业当年未能达到要求的,可在离校2年内申请补考相应科目,补考通过的认定为D等级,且仅用于毕业资格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