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1月17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近日,2017年度福建“101台湾青年创业扶持计划”(以下简称“101计划”)评选结果出炉,10位台湾青年获评第三批“创业之星”。由团省委推动的“101计划”,不仅为台湾青年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导师辅导等服务,还给予每位“创业之星”5万元创业资金扶持,助力一批创业项目落地福建。
创业之星,树立创业榜样
去年,台湾青年郭屹凡在福州蒲公英创新工场开了一家名叫“拎咖啡”的咖啡馆。为了实现差异化经营,在卖咖啡之余,郭屹凡尝试经营咖啡衍生产品。
“今年‘十一’,我们组织福州消费者赴台湾咖啡产地,进行了五天四夜的旅行,了解台湾咖啡的生长环境和种植状况,并游览周边生态景区。今后我们将把这种‘咖啡+旅行’的经营模式拓展开来。”郭屹凡说,除了咖啡文旅外,他还在咖啡馆内承办各种主题活动,开展咖啡培训,并制作挂耳咖啡在线上线下销售。
与郭屹凡相似,台湾青年李函儒来福州创业选择的项目也与文创有关。今年9月,一家叫作“露玛”的花店在福州三坊七巷唯美客文创聚落开业,这是李函儒与母亲王玲玉合开的一个“美学空间”。“花不仅是一种表达心意的礼品,更是营造空间美必不可少的搭配。”李函儒说,除了销售色彩鲜艳、造型各异的干花、永生花外,母女俩还接受私人订制,帮助消费者进行空间美学设计。
由于经营模式上的创新以及颇具巧思的创意,郭屹凡与李函儒获评2017年度福建省台湾青年“创业之星”。
在福建青创导师徐捷看来,台湾青年“创业之星”的创业特点都很鲜明,不少创业项目在台湾已有基础,创业者有一定的商业运作经验,然后再来大陆寻找更大的市场空间,并且擅于在项目中植入文创元素。
“大陆双创如火如荼,不少台湾青年来大陆创业。启动‘101计划’就是希望给台湾青年提供创业帮扶,评选‘创业之星’就是为了树立榜样。”团省委台湾青年创业服务中心主任叶周玲表示,要获评“创业之星”必须具备一些条件,包括项目具有可行性、可持续性、营利性、社会效益等。
自2015年9月启动以来,“101计划”已受理200多人次台湾青年的项目申请,共评选出25名台湾青年“创业之星”,累计提供创业扶持金125万元。
探索之路,大陆导师陪伴辅导
扶上马,送一程。对于“101计划”的裨益,李文财感触颇深。李文财是高雄人,在高雄成立了一个青创育成中心,主要帮助台湾青年在岛内创业。去年,他在福州创立了台湾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帮助青创育成中心内较成熟的项目落地福建。凭借这个项目,李文财获评2016年度“创业之星”。
“参加‘101计划’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不少大陆创业导师,通过课程培训、导师辅导等环节,让我迅速了解了大陆的法规政策,也让我学会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自己的创业项目。”李文财告诉记者,许多台湾青年习惯将岛内创业模式直接复制到大陆,但两岸市场环境不同,消费习惯也不一样,如果不进行改良,很容易水土不服。
一小块条状布饰上绣着台湾各种特色产品,比如大同电锅、珍珠奶茶、凤梨等,最上面是纯银耳钩,这样的一副耳环售价在百元人民币左右。不久前台湾青年张嘉玲在李文财的帮助下,入驻台湾青年创业孵化基地,推广自己设计的“刺绣+文创”饰品。李文财还帮助张嘉玲申报“101计划”,不过,最终这个项目未能入选。
“产品中植入文创元素,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特质,不过文创产品重在‘文’,应当接地气。”针对张嘉玲的项目,上海财经大学创业导师杨志磊点评说,文化创意可以把产品的特质发挥出来,但创业者应当针对落地市场开展调查,让产品符合当地消费者的口味。
得益于创业导师的提醒,郭屹凡在“拎咖啡”落地福州后,迅速对接上了美团外卖和饿了么平台。“分析过两岸的消费市场后,我发现台湾年轻人喜欢到店消费,而大陆青年更喜欢网络订餐,所以尝试外卖咖啡,也是一种接地气吧。”郭屹凡说。
目前,福建青创导师队伍有1000多人。依托强大的智力支持,省台湾青年创业服务中心每年免费向申报“101计划”的台湾青年提供创业培训,让他们了解大陆的政策法规,同时安排导师赴实地进行项目路演考核,入选“创业之星”的台湾青年还将获得3年陪伴式导师辅导。
“3年是一个项目能否持续下去的关键期,而这种陪伴式辅导也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福建青创导师林志伟认为,大陆创业导师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对所属领域的政策、市场、资源比较熟悉,能够提供较为有效的帮扶,而台湾青年思维活跃、善于创新,也能够给大陆导师新的启发。
前路之思,提升服务广度深度
如何让台湾创业青年更有归属感,是叶周玲一直思考的问题。
“台湾青创项目大部分围绕文创、贸易、美食等内容,这主要是由于岛内市场比较小,发展格局有限。”叶周玲认为,大陆市场空间广阔,许多行业处于蓬勃兴起的阶段,台湾青年来大陆创业不妨放宽视野,了解大陆政策导向,发展当地经济社会需求较大的项目,比如民生项目、高新技术项目等。
为此,下一步“101计划”将从四个方面升级服务。
首先,通过“创业之星”等级化评选,引导台湾青年扩大创业视角。比如引进一批在台湾岛内有一定产业规模的台湾企业家参加“创业之星”评选,并对“创业之星”进行等级评定,给予不同的等级奖励。
其次,提升导师陪伴质量,充实课程培训内容。除了开展政策法规的解读外,今后“101计划”也将邀请业界精英担任创业导师,对台湾青年进行经济课程、人文课程培训,让他们更了解大陆市场环境。
第三,整合各方资源,加强对接服务。叶周玲表示,将继续加强与各大台湾青年创业基地或众创空间的联系,更有针对性地向台湾青年推荐入驻的空间,协助其开展对接工作。
第四,从创业走入生活,协助台青融入地方。“也就是多关注台湾青年的生活、融入情况,及时帮助台湾青年解决创业、生活之需。”叶周玲希望通过提升“101计划”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让更多台湾青年加入大陆创新创业大潮中,实现他们的梦想。
记者手记>>>
创业“陪跑”,重在创新服务模式
创业如同一场长跑,而省台湾青年创业服务中心的“101计划”更像“陪跑”服务。
既然是“陪跑”,那么就要不断创新服务模式,让长跑的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坚持下去。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未能评上“创业之星”的创业项目主要问题集中在对项目接地气和经营计划考虑不充分,项目的某一个环节无法落地。因此,除了关注“创业之星”较为成熟的创业项目之外,也可以通过开展创业项目交流、导师不定期授课等方式,让尚不成熟的创业项目查缺补漏完善起来,以提高他们的创业成功率。
“101计划”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台湾青年能尽快补齐短板,在大陆施展才华,实现梦想。我们期待“101计划”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成为来大陆创业的台湾青年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