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聚焦  >> 正文

重磅!数百年谜团揭晓!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福州晚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乌山摩崖石刻中,体量最大的摩崖题刻“海阔”“天空”出自何人之手,数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

11月17日傍晚,夕阳斜照岩壁之上,凹凸不平处光影变化,隐约可见“靖南王题”四字。正在清洗题刻的闽都文化爱好者陈光波抬头无意中的这一发现,解开了摩崖石刻爱好者困扰已久的疑惑。

多年谜团揭晓 “靖南王题”显露

18日,乌山邻霄台南侧“天空”摩崖题刻前,众多闽都文化爱好者聚集岩壁下,对着“天空”摩崖题刻右上角凹凸不平的岩壁热烈讨论。“谜团终于解开了,我们在这里合影留念,记录下这个特别的时刻!”有人笑着提议,众人纷纷响应。

“海阔”“天空”摩崖题刻字高2.72米、宽2米,没有署名,究竟出自何人之手,一直是个谜,有人说是康熙所题,但经考证不切实际。

近年有学者推断,是当年倡议并主持修复乌石山文化景观的清代侍御史萧震所刻。侯官人萧震,清顺治九年进士,曾任山西道监察御史。其丁忧在家时,在邻霄台重修了邻霄亭,并有题刻:“百字碑。邻霄亭圮垂百年,客夏震合力经营道山废迹,以次修举。维时靖南王耿殿下、督抚二刘公奉皇帝命,休息吾民,比岁大稔,山海无事。亭成,闽人乐之,爰纪厥事,磨文于石,颂皇帝德,传之后人,其永无斁。康熙十有一年壬子春,内升前侍御史、郡人萧震题。”这段“百字碑”题刻镌刻在石天景区的一块巨石上,距离“海阔”“天空”题刻不远,两刻恰好也是同一年刻下的。巧合的是,萧震没过多久便被叛乱的“靖南王耿殿下”所杀。

郭柏苍《乌石山志》续修成书于光绪九年(1883),书中将“海阔”“天空”列到卷六“疑刻”部分。也就是说,140多年前这四个字的书写者就成了谜。

郭柏苍《乌石山志》(清光绪刊本)卷之六

17日下午,陈光波对乌山邻霄台南侧多段石刻进行清理,爬到“天”字上端清扫刻字中堆积的落叶、枯枝,当他清理至“天”字第二笔时,隐约发现右侧凹凸不平的石面阴影处呈现出一“南”字。

“我多次对‘海阔’‘天空’题刻进行清理、描红,很早就发现‘天空’题刻的右上角,有一列被凿掉的刻字,留下隐约的痕迹。苦于痕迹浅淡,多方求索都无法考证是什么字。”陈光波说。

机缘巧合,这一次借助光影,陈光波发现了“南”字,他趴在石壁上细细观察,最终确定这列刻字是“靖南王题”。 

网友“南台岛主”描画的“靖南王题”残字骨架。

耿精忠墨迹 福建首次发现

陈光波将这一发现拍摄成视频,在微信群里分享,引起众多闽都文化爱好者关注。

18日一大早,众人纷纷赶到现场,见证这一意义特别的时刻。

细细揣摩残留的刻痕后,书法爱好者蔡铁勇开心又遗憾。他说:“多年来,大家都想找到‘海阔’‘天空’的书写者,没想到是找错了地方。”蔡铁勇说,题刻的落款大多在两侧,有的呈上下对称。“海阔”的右上角镌刻“康熙壬子秋八月”,明确了题刻的时间是1672年。按照惯例,作者姓名应镌刻在“天空”的左下角,结果却是镌刻在右上角。

“这是一个重大发现,全省唯一出自靖南王耿精忠之手的题刻。”闽都乡学研究所理事林强介绍,抛开功过是非不谈,耿精忠是福建历史上的一位名人,除了史书记载,他留下的痕迹很少。“靖南王题”四个刻字证实了乌山单幅面积最大的摩崖题刻“海阔”“天空”的出处,后又被人为抹除,也从旁佐证了耿精忠煊赫一时的境况。

福建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高健斌到现场核实后,通过微信朋友圈分享了这一喜讯,“通过破损字的轮廓,基本能看出是‘靖南王题’四个字。接下来,准备安排用高科技做高清扫描,让这款题刻重现天日”。

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原馆长卢美松表示,“海阔”“天空”刻在邻霄台附近,可以想到耿精忠登至台上,看到南门外水波澹澹,平畴沃野,颇具海天气象,挥毫写下的这四个字,是内心深处发出的一种感慨,一种感想,有它的艺术价值。从书法上看,四个字都是正楷,相当的大,体现了题刻者的眼光、阔达的胸怀和高远的目标。从后来该人的行事来看,既可以看出他的目标志向,也可以一窥他的野心。

福州摩崖石刻研究专家黄荣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天空”石刻右上侧发现“靖南王题”4字旁款,对于解决该题刻作者是谁的问题,可谓重大发现。靖南王耿精忠是一位重要历史人物,他在世袭靖南王王位的第二年题刻“海阔天空”,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叛乱前一年刻字 死后署名被凿掉

耿精忠(1644—1682),辽东盖州卫人(今营口盖州),清朝靖南王,耿继茂之子,祖父耿仲明。耿仲明原为明朝将领,后叛明降清,编入汉军正黄旗,并在征战中以功受封为靖南王。耿继茂袭爵驻广州,顺治十七年(1660)移驻福州。康熙十年(1671),耿继茂死。康熙帝诏由耿精忠袭父爵,仍驻福州。

“海阔”“天空”刻于1672年。这一年,耿精忠刚坐上靖南王王爷位置不久,正忙着接管福建军政大权,同时,暗地里谋划造反。康熙十二年(1673),清廷下诏撤“三藩”,耿精忠造反,蓄发恢复衣冠,与吴三桂合兵入江西,被清军镇压,遂降。康熙二十一年(1682)正月,“三藩之乱”彻底平息,康熙帝即诏将耿精忠凌迟处死,他所建造的耿王府也被废。照此推测,“海阔”“天空”摩崖石刻落款署名应该就是在这前后被凿掉的。(记者 张浩清 刘珺/文 池远/摄)

来源:福州晚报

相关新闻
第一观察 | 穿越时空的文明承载

  文物,是中华文明的承载。   当时间卷轴展开,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在文物前驻足、凝视,深邃眼光连接起历史、现在和未来。   青铜、简牍、石刻、陶器、卷轴……   一次次深情凝视,回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长河。   时光流转、由古而今,形式变换、文脉不息。   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策划:惠小勇、车玉明、张晓松   主编:朱...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看了这个!

11月4日下午至5日上午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湖北省孝感市、咸宁市   考察了云梦县博物馆、   嘉鱼县潘家湾镇蔬菜长廊和四邑村   了解当地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情况   两年前   2022年10月28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考察时曾指出   “...

时政现场说丨探寻简牍密码 赓续中华文脉

11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孝感市考察了云梦县博物馆,了解当地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情况。 云梦县博物馆是湖北省具有特色的县级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集陈列展览、宣传教育、文物收藏与保护、考古发掘与研究等多功能于一体。现有馆藏文物5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

第1视点丨云梦寻文脉 博物述华章

  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孝感市考察了云梦县博物馆,了解当地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等情况。   云梦县,得名于“水天一色”的古云梦泽。1975年,睡虎地秦简在这里被发现。1983年,云梦县博物馆成立,2009年现馆建成。 这是10月30日拍摄的云梦县博物馆。   云梦县博物...

第一观察 | 三中全会后总书记考察陕甘释放鲜明信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习近平总书记地方考察,来到陕甘大地,4天时间,两省三市,深入乡村、社区、文物保护单位等察实情、听民意,谋改革、促发展。   (一)推动改革落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   在贯彻落实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