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聚焦  >> 正文

福建技术!巴浪鱼子二代苗种人工繁育成功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福建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记者从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悉,日前,由该实验室依托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和厦门大学携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福建聚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自研的“蓝圆鲹人工育苗项目”,顺利通过专家组现场测产评估。专家组对蓝圆鲹苗种繁育数量及规格表示了高度认可,并对实验室实现的蓝圆鲹人工繁育技术成果给予了肯定。

据介绍,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喜结群逐浪而食,俗称巴浪鱼,为暖水性中上层鱼类,具洄游、趋弱光的习性,是我省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也是深远海的适养品种。然而,长期以来,蓝圆鲹的苗种主要依赖野生捕捞,导致苗种供应不稳定且受季节影响较大。同时,作为灯光围网捕捞的主要目标之一,蓝圆鲹的捕捞量近年来明显下降,野生资源量的减少,进一步加剧了种苗资源的紧张。而养殖的蓝圆鲹生长周期短,仅需8至10个月就可达到上市规格,营养价值高,被誉为“游走的氨基酸”,且市场价格比野生个体翻了两番。

因此,开展蓝圆鲹的苗种培育,推动其人工养殖的发展,不仅可降低对野生资源的依赖程度、提高种苗的质量和数量,也可为福建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自2022年4月开始,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从连江县奇达村海域陆续采捕并保活了一批蓝圆鲹成鱼,通过驯养试验等成功开发蓝圆鲹陆基养殖和亲本强化培育技术,构建了蓝圆鲹人工繁育群体并顺利完成子一代苗种培育、养殖。

2024年4月23日,该实验室从培育的1983尾蓝圆鲹子一代中挑选620尾作为亲鱼,经过近2个月的营养强化和催熟培育,成功获得493尾成熟亲鱼。随后,在6月20日对亲鱼的人工催产试验中,取得显著成果,共获得初孵仔鱼160万尾,经63天室内培育,最终成功培育出蓝圆鲹子二代苗种3.5万尾,苗种平均叉长5.78厘米,平均体重2.69克,且生长状况良好。

该实验室未来将继续专注于攻克和完善蓝圆鲹繁育和养殖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相关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动蓝圆鲹人工规模化养殖及产业链发展。(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 

相关新闻
就在福州!福建首例人工繁育龙凤胎海狮满月啦

软萌可爱的龙凤胎海狮宝宝已经满月。记者 郑帅 摄 “咩!”“咩!”两只刚满月的“萌宝”小海狮正在鸣叫。这对小海狮于6月2日在福州永泰欧乐堡海洋世界诞生,是全省首例人工繁育的龙凤胎非澳毛皮海狮。 乌黑的毛发光滑锃亮,大眼瞪得圆溜溜,欧乐堡极地馆内,两只小海狮正往7岁大的海狮妈妈瑶瑶身上凑;隔壁间,体格强壮的海狮爸爸正欢腾地畅游,好像沉浸在当爸爸的喜...

福建:对处于“个十百千”数量级野生植物实施人工繁育和回归自然

福建省第四十一届“爱鸟周”活动现场。黄海摄 今年3月25日至31日是福建省第四十一届“爱鸟周”。为倡导全民爱鸟护鸟、植树造林,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3月27日,福建省林业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福州专员办会同南平市林业局、建瓯市人民政府等单位在...

全球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673只 十年增长近一倍

憨态可掬的“国宝”大熊猫,深受世界人民喜爱。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主任段兆刚11日告诉记者,十年来,大熊猫人工繁育等技术快速发展,目前全球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673只,较十年前增长近一倍。   段兆刚介绍说,我国大熊猫野生种群从20世纪80年代的1114只增长到1864只,受...

罗源实现中国鲎人工繁育孵化率达60%

人工培育出的中国鲎幼体。通讯员 刘其燚 摄 养殖池中的雄鲎与雌鲎成双成对,孵化区里布满细密的白色小卵,已经孵化出来的中国鲎幼体缓缓蠕动……日前,福建省洋泽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鲎人工繁育试验项目基地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国鲎实现了人工繁育。 “这就是有‘海底鸳鸯...

中国首次实现兔狲人工繁育成活

《环球时报》记者7日从西宁野生动物园处获悉,2022年7月7日,西宁野生动物园的人工繁育的兔狲“狲大娘”已经一岁2个月大,这意味着中国首次实现兔狲人工繁育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 据了解,兔狲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作为一种古老的猫科动物,兔狲已有650万年的历史。其自身免疫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