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聚焦  >> 正文

跨越240年时空 两岸三馆长串起“梁氏血脉”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泉州晚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7月19日下午,台湾博物馆原馆长施明发向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捐赠了1984年台湾出版的《梁氏族谱》。此次捐赠背后藏着动人的故事:在两岸三位博物馆馆长的接力下,同宗梁氏族人跨越240年后寻根成功,并开启了新的梁氏族人寻根的“种子行动”。

2021年,台湾彰化县福兴乡元中村田头仔梁氏族人打算续修族谱,从来台开基祖哲容公和哲燕公两兄弟的34世,传递迄今已达42世,计约240年。可翻阅族谱,梁氏族人却发现一个难题:第29世至第32世祖先是谁?2022年2月14日,施明发给时任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馆长陈伟平写信求助。

收到信件,陈伟平立即行动起来,安排工作人员查阅族谱并前往南安翔云镇核实信息,解开了田头仔梁氏聚落始祖的相关谜团,将族谱29世至32世补齐,接合成了上下连贯的谱系。新的《田头仔梁氏族谱》出版后,开篇就收录了《博物馆馆长牵线 闽台梁氏族谱对接》一文,让子子孙孙都记住这件大事。

今年5月,田头仔梁氏族人支谱全部编修完成。施明发给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新任馆长郑国防写信,并于7月19日赴约,捐赠《梁氏族谱》,商议为台湾彰化梁氏宗亲会其他梁氏族人寻找族谱事宜。“两岸系出同源,让台湾子民知追本溯源,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的贡献很大。”已经78岁高龄的施明发祖籍泉州,“这是我帮第五个族亲在大陆找到根。一代亲,两代表,三代没了了,恢复宗亲观念需要更多青年人加入。”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现有馆藏两岸族谱两千多部近万册,涉及福建、台湾等28个省、市、自治区的167个姓氏。郑国防表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以族谱为纽带,积极开展族谱对接、寻根谒祖活动,将加快馆藏族谱数字化建设,让台湾同胞更方便看到、查到自己的祖籍地。”

本次随行的还有75岁的台湾乡贤梁铭松。“这是我首次回到祖籍地寻根谒祖,感谢两岸博物馆馆长的不懈努力,终于帮我的族亲找到了根。”昨日,在先祖梁哲贞迁台两百多年后,他前往南安翔云镇拜祭祖先。“农历六月十五,34世哲贞的裔孙、台湾宗亲铭松回来行上香礼。”在象山梁氏宗祠,梁铭松郑重地将三炷香供奉于祖先牌位前。他开心得像个孩子,他终于通过族谱找到了自己的世系。而类似的寻根行动,被梁氏族人称为“种子行动”——每个人的返乡都将如种子一样发芽,梁氏的后代子孙都会回来!(融媒体记者 黄小玲 陈智勇 施晓亮 通讯员 梁白瑜)

 来源:泉州晚报

相关新闻
约不到的博物馆免费门票,缘何在网上售卖?

前不久的端午假期,国内旅游市场延续火爆态势,尤其是一些热门博物馆,预约门票刚放出就被一抢而空。与此同时,网上却出现了一些倒卖博物馆免费门票的“黄牛”。 湖北黄冈市的彭先生反映,他和朋友相约假期一起去某省级博物馆,始终抢不到票,结果却发现有网友高价出售门票。广西南宁市的翟女士也发现,自己预约不上的一家博物馆,其门票却在网上公开售卖,还有些商家...

文脉弦歌丨“殷墟我向往已久”

两个多月前,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遥遥望去,新馆造型颇具巧思——鼎形的建筑矗立水畔,古铜色的大门,青铜饰面为幕墙,“大邑商”仿佛从3000年前款款走来。 △2024年2月26日,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 3300多年前,商王朝建都安阳小屯村一带。随着商王朝的灭亡,商都逐渐...

看图学习·博物致知丨守护好中华文脉 跟着总书记打卡博物馆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很重要,我从小就爱看博物馆,小时候北京的博物馆我差不多都看过了”“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在国内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走进当地博物馆,了解馆藏文物的收藏、保护、研究情况,对博物馆建...

博物致知丨文物界又添新“网红”,当代年轻人爱逛博物馆

你在博物馆见过的最震撼的一件文物是什么?后母戊鼎、青铜神树、越王勾践剑……悠悠文脉和辽阔土地留给我们数不清的博物馆典藏,每一件都是“网红”潜力股,每一件都在用昂扬的姿态告诉世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中华民族从何而来?从炎黄来,从夏商周来,从秦汉唐宋来,从红色奋斗路中来……戳视频,了解我们为什么需要博物馆。 来源:央视网

学习卡丨习近平的博物馆公开课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博物馆工作,并多次赴各地博物馆和文博单位考察,有过不少重要精彩论述。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一起学习总书记的博物馆公开课↓↓↓ 总监制丨闫帅南 监制丨李浙 主编丨柴婧 视觉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