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7月20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刘龙 通讯员 刘秋明 文/图)7月17日,漳浦县大南坂镇清泉岩下游的一家茶舍水塘里,发现了大量的桃花水母。这是有记载以来漳州首次发现桃花水母。桃花水母的发现,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也证明了鹿溪上游的水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早上在园林内正常巡视,突然看到水塘里有东西一闪一闪的。”漳浦县大南坂镇青园茶舍的老板陈恒告诉导报记者,当天,他走到水塘旁,看到大量小水母。通过查询资料,他怀疑该水母是桃花水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于是联系专家到现场查看。据当地海洋与渔业部门专家现场核实,水塘里的水母确实为桃花水母,该水母也是有记载以来在漳州首次发现。
陈恒表示,平日园内卫生很干净,水塘内只有一些鱼卵和小鱼,没刻意去打理,“此次能发现桃花水母,很意外”。陈恒发来的图片和视频显示,桃花水母呈伞状,几乎是透明的,直径约15—25毫米,有螺纹串状的触手围绕其圆边。“能发现桃花水母,说明水质很好。”漳浦县海洋与渔业局水技站站长许智海表示,水塘内的水引自鹿溪上游。桃花水母的存活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这证明了鹿溪上游水质很好,也证明了鹿溪流域治理工作取得成效。
据悉,桃花水母是一种原始低等的无脊椎动物,最早诞生于5.5亿年以前,属于珍稀水生物,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许智海介绍,桃花水母形状如桃花,因此被称为桃花水母。因为它存活率非常低,又被称为“水中大熊猫”,极为珍贵。
许智海表示,由于桃花水母无法进行人工养殖,又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在大南坂水塘内发现的桃花水母,不建议人为干预环境,让它们自由生长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