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聚焦  >> 正文

惠女湾再现“蓝眼泪”专家:不建议用手触碰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泉州晚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惠女湾出现的“蓝眼泪”

随着气温不断升高,不少市民选择到海边游玩,在惠安净峰惠女湾,有人偶遇“蓝眼泪”。“3月份以来,惠女湾已经出现多次‘蓝眼泪’了。”昨日,家住惠安县净峰镇的邓先生说,4月22日晚,许多村民和游客就亲眼见到了“蓝眼泪”。

4月22日晚上7点多,住在惠女湾附近的村民有幸看到“蓝眼泪”,这个景象一直持续到晚上11点半左右;到了23日零时多起,“蓝眼泪”又恢复了。“海边简直成了蓝色梦幻,都想尖叫了!”附近村民邓先生说,惠女湾海水浴场一带,一朵朵浪花汇聚成一条直线,闪着幽幽的蓝光,朝沙滩涌来,沙滩顿时笼罩在晶莹的蓝色之中。邓先生告诉记者,一些年轻人还跑进潮头追逐“蓝眼泪”,用手抚摸,“不知道‘蓝眼泪’会不会伤害皮肤?”

2016年起,泉州晚报就开始报道惠女湾出现的“蓝眼泪”景象,至今每年都出现这种现象。

据了解,“蓝眼泪”并不是海水的颜色,而是夜光藻现象,是一种在海中生存的非寄生甲藻发出的光。这种海藻学名叫“希氏弯喉海萤”,也称夜光虫。它的身体内有一种叫发光腺的奇特构造,受海浪拍打等刺激时,就会产生浅蓝色的光。“蓝眼泪”细小如沙粒,一般在每年春夏季之交时出现。在涨落潮时间内,“蓝眼泪”就随着波浪被冲上岸,所以夜里涨潮时分是观看的最佳时机。

触碰“蓝眼泪”对身体是否有伤害?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曾晓起曾介绍,夜光藻本身不含毒素,一般不会对环境造成明显危害。也有专家表示,“蓝眼泪”可能会吸附看不见的细菌、病毒等致病性微生物,因此不建议直接用裸露的肢体接触。

“蓝眼泪”能否带回家?专家表示,夜光藻需要在适宜的水环境下才能生长繁殖。如果把发光的海水带回家,或许短时间内还能看到点点蓝光,但很快夜光藻就会死亡。 (融媒体记者 廖培煌 通讯员 庄孟 陈艳珠 文/图)

来源:泉州晚报

相关新闻
连夜“追泪”司机疲劳驾驶酿车祸

每年4月至6月是“蓝眼泪”景观高发期。近日,一驾驶人前往平潭“追泪”后疲劳驾车酿成事故,所幸没有人员伤亡。福州高速交警提醒,疲劳驾驶危害大,司机要注意休息,勿疲劳驾驶。 17日1时30分,福州高速交警三大队接到报警称,2辆小车在京台高速平潭往福州方向风洞山隧道内发生碰撞。民警赶到现场了解得知,车牌号为桂A××××3小型轿车驾驶人刘某得知16日晚平潭“蓝...

石狮惠安现唯美“蓝眼泪” 泉州近期雷雨频繁

本月中旬,惠安净峰镇惠女湾海滩出现了“蓝眼泪”。(王小平/摄) 本月中旬,惠安净峰镇惠女湾海滩出现“蓝眼泪”。(王小平/摄) 电闪雷鸣、瓢泼大雨……这两天受飑线过境的影响,大伙时不时就能感受到春日强对流的“热情”。根据泉州气象台的预报,今日全市有中雨到大雨,局部乡...

平潭发布通告,禁止船舶夜间载客追“泪”!

为加强海上旅游安全管理,17日,实验区假日市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通告,禁止船舶从业者开展夜间载客追“泪”航行。 通告指出,禁止“三无”船舶(无船名号、无船籍、无船舶登记证)、未经许可的船舶从事海上旅游、休闲观光等经营活动;禁止无驾驶证开船载客经营;禁止已纳入管理但擅自改变作业用途违规从事载客经营活动;禁止在夜间载客追“泪”航行、不穿戴救生...

“蓝眼泪”火出圈 专家答疑解惑

眼下“蓝眼泪”火出圈,平潭、连江水域涌现绝美奇观,吸引了一拨拨游客踏浪逐“泪”。打开各大社交平台,网友们纷纷晒照分享,一年一度的“追泪”热潮再度上演。 与此同时,网上还存在疑问,“蓝眼泪”是否属于海洋污染?16日,记者采访了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赤潮监测项目组负责人李正华,为大家揭秘“蓝眼泪”的真相。 问:“蓝眼泪”究竟是什么? 答:“蓝眼泪...

福州迎来今年首场"蓝眼泪"

15日晚平流尾地质公园出现蓝眼泪景观。通讯员 吴其法 摄 平潭蓝眼泪景观不断刷屏福州人的朋友圈,本报梳理了“追泪指南”(详见本报4月10日4版)。眼下,福州迎来了今年首场蓝眼泪景观。不过,追逐浪漫的时候,市民别忘了自身安全,近期就发生了车陷海滩的险情。此外,福建省海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