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平均发病年龄50岁左右,65岁以上人群每1000人就有17人罹患帕金森病。据统计,在我国现有患者人数已达到300多万。该病症虽不致命,但会随时间逐渐恶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被称为“不死的癌症”。
男子睡觉“爱打人”被确诊帕金森病
今年68岁的老张是一名退休干部,平时身体硬朗。但从一年前开始,家人渐渐发现他常常面无表情、反应迟钝、行动缓慢,同时还双手颤抖、言语不流利。
起初,家人以为是老人上了年纪的缘故,没多注意。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张的情况变得越来越差,面容呆滞、起床翻身困难、行走举步维艰。吃饭、穿衣、洗澡、大小便都需要家人催促和帮忙。
一个月前,经朋友推荐,老张来到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神经内科主任林细康接诊后,检查发现:老张神志清晰,面部表情僵硬,言语含糊不流利。四肢肌张力增高,双手静止性震颤。行走时上肢无摆动且步伐变小,起步和转弯缓慢。
进一步追问病史得知,老张十年前就出现了一个“怪病”:白天一切正常,但一到晚上睡觉就像变了一个人,经常到下半夜就情绪失控、大喊大叫或发出各种怪叫声,伴随手舞足蹈、拳打脚踢,常常将妻子打伤,甚至有时会把她打下床,自己也因此多次跌落床下。十多年来,他多次因跌倒受伤,而妻子也因此经常鼻青脸肿、身上伤痕累累。
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包括血液检查、脑电图检查以及头颅核磁共振,结果显示老张患上了帕金森病和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
经过抗帕金森病药物和改善睡眠障碍药物治疗,同时配合一系列康复治疗锻炼,病情逐渐好转。现在的老张反应灵敏,活动灵活,双手震颤减轻,夜间睡觉也稳定多了。
睡眠障碍或是帕金森病早期征兆
林细康主任解释,在正常情况下,人的睡眠经历非快动眼和快动眼两个阶段,快动眼睡眠每90分钟出现一次,伴随着快速眼球运动,此时骨骼肌张力通常被抑制,身体即使做梦时也不会活动。
但在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中,患者在梦中的动作(如吵架、打架或被动物袭击)转化为现实动作,不仅可能导致患者自身受伤,还可能伤害与他们同睡的人。这种障碍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较常见,特别是男性,还可能增加患上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
林细康主任表示,虽然帕金森病目前无法被根治,但是有多种方法可以缓解其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如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可以有效控制症状。
手术治疗:包括脑深部电刺激术和神经核毁损术,最佳手术时机为确诊后4—5年。
康复治疗:改善功能障碍和提高自理能力。
神经调控治疗:如经颅磁刺激技术,尤其对于有精神心理障碍的患者效果显著。
中医特色治疗:如针刺、推拿、耳针等,对多种症状都有独特疗效。
来源:福建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