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南安九日山迎来众多祭扫的市民。然而不少人并不知道,九日山上有一座很特别的墓,相传它的主人活了130岁,是泉州有记载第二长寿之人——琴者孔希岛。据考证,明正德、嘉靖年间,孔希岛从山东往来泉州四十余年,在晋江安海拜师黄世雄学习琴艺,后来在此辞世,由当时的监察御史詹仰庇立碑安葬于九日山上。而泉州第一长寿者则是元代伊斯兰教长老夏不鲁罕丁,据记载他活了142岁。
步道护栏外一方石碑 “琴者孔希岛”长眠于此
沿着步道上山,走到九日山“泉南佛国”石刻正下方,步道护栏外的山地上立着的一方石碑,这便是孔希岛的墓碑。步道上的行人只能看到墓碑的背面,因此少有人注意到这里长眠着一位古人。
这方墓碑高1.61米,宽0.7米,正面刻楷书“琴者孔希岛之墓”,“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岁次丙戌仲夏吉旦立”。背面则刻文:“孔希岛,不知何许人。善鼓琴,遨游湖海上。问其家,不答;问其年,曰不知也。性狷介,冬葛而夏裘。人与之钱,不受,受则与人。时慷慨取琴鼓数行。遇豪贵人辄避去。强之鼓,弗鼓也。往来泉中四十年而貌不加老……”
《闽书》等有记载 其“与颜陀头各百三十岁也”
泉州文史爱好者李以健曾以视频方式介绍九日山的多处文化景观。据他介绍,在清朝道光年间的《晋江县志·卷60·人物志·仙释·仙·明·孔希岛》中有记载:“正、嘉间往来泉中四十余年,身不加老,有知者曰,与颜陀头各百三十岁也。”也有文史爱好者表示,在清道光年间的《晋江县志》、新中国成立前的《南安县志》两本书中,记载孔希岛的生卒年是1446—1584年,根据记载可推算其在世138年。
为此,记者专门拜访了原泉州海交馆研究员李玉昆。李玉昆曾撰写《泉州文物札考》一文,专门研究了“孔希岛何许人也”这一问题。在他的藏书中,刚好有清道光年间的《晋江县志》和新中国成立前的《南安县志》,经过翻阅发现,两本书都没有孔希岛生卒年的记载。其中,《南安县志》中也是记载“与颜陀头各百三十岁也。后卒于安溪,詹司寇仰庇为葬于九日山下”,且标注引自《闽书》。
李玉昆向记者介绍,《闽书》是明代著名历史学家、方志学家何乔远所著,其中卷之八的《方舆志·南安·九日山》一文中有“正、嘉间往来泉中四十余年,身不加老,有知者曰,与颜陀头各百三十岁也”的记载,后来许多资料沿引了这段文字。
“颜陀头是一名苦行僧,意思是,他与颜陀头分别都有130岁。”李玉昆解释道。
从山东来晋江拜师学琴 一生淡薄名利乐琴艺
那么,孔希岛到底何许人也?
“根据碑文记载,孔希岛是一位善鼓琴者,性格耿介,人家给钱他不接受,如果接受也会转送他人。高兴即取琴鼓数行,遇到豪贵就避开,如强求他鼓琴,他不会鼓。”李玉昆介绍,在《安平志》卷七、《人物志·隐逸清修·明黄世雄传》上有记载:“黄世雄,好简静,诚信无为,平易率物。习师襄之业,得天下之中音而极精。于是陕西则有陈生尚义,山东则有孔生希岛,皆不远千里而来学之。”
“可见孔希岛来自孔子家乡的山东,慕名不远千里来向安海人黄世雄学习琴艺。”李玉昆介绍,据史料记载黄世雄琴艺高超,但不为名利所动,“从碑文上看,孔希岛学习其技艺,也师承性情,一生无求,以乐琴艺终身”。
延伸阅读
泉州最长寿之人 据记载享年142岁
既然孔希岛是泉州有记载以来第二长寿之人,那么第一长寿又是何许人也?据史书上记载,泉州最长寿的人活了142岁,他就是伊斯兰教长老——夏不鲁罕丁。
据了解,元代皇庆年间(1312—1313年),夏不鲁罕丁随着使者前来,时年逾八十,住在泉州排铺街,泉州人请他到清净寺主持,他一直到明洪武年间(1370年)才过世。后来,他的儿子接任其位,活了110岁。当年的排铺街,就在现今涂门街的附近。
夏不鲁罕丁活了142岁,不止《泉州府志》里可查,清净寺中的一方古碑刻里也可提供佐证:夏不鲁罕丁在120岁的时候还健壮得像中年人一样。
清净寺内的一个亭壁上,嵌立有两块巨碑。其中一方是明代重立的元至正十年间福州人吴鉴所撰《重立清净寺碑》,另一方为明代解元李光缙撰写的重修碑记,目前都是研究泉州乃至中国伊斯兰教发展史的重要物证。在右侧石碑上,就有一句“不鲁罕丁者,年一百二十岁,博学有才德,精健如中年人”。
夏不鲁罕丁住持泉州清净寺一甲子之久。清净寺一位熟悉掌故者介绍,夏不鲁罕丁在泉州确实还留有后人,现在姓“夏”,已知的有一户住在温陵路边上的凤池,该户人家一代代的先人是否长寿不甚清楚,但知其祖父祖母都活到了一百零几岁才过世。
此外,《世界名人长寿传奇》收集了有根据可考、有史可查的全世界范围内的寿星,其中就有“142岁的伊斯兰长老夏不鲁罕丁”传奇。(融媒体记者 陈玲红 王柏峰 实习生 袁之婷 文/图)
来源:东南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