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聚焦  >> 正文

借条上未写明时 民间借贷的利息还能算吗?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东南早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民间借贷中,若借条没有约定双方的借贷利息或利率,实际还款中借款人却有按时按期支付数额相同的款项给出借人,可以认定为利息吗?日前,南安市人民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或许可以给借贷双方一个明确的答案。

案情

借条未写明利息  一方辩称口头约定

2019年1月,老杨(化名)找小丽(化名)借款20万元并出具借条,但借条上未约定借款利息。

2019年2月至2020年9月期间,老杨每月4日左右都会有规律地向小丽支付4000元。2020年9月在偿还5万元本金后,当年10月至2021年4月期间老杨于每月4日左右又有规律地向小丽支付3000元。

但自2021年4月起,老杨就再未向小丽支付款项,也未偿还本金15万元,故小丽来到南安市人民法院水头法庭起诉要求老杨偿还款项及相应利息。

对此,老杨称借款时有明确表示不用利息,若双方有约定利息必会写入借条中,没有写入借条应当视为没有约定利息。小丽则表示,双方当时口头约定月利率为2%,只是没写入借条,且老杨每月都有按利率还款。二人各执一词,案件来到了审理阶段。

审理

有实际支付行为的 视为口头约定利息

南安市人民法院审理后确认,老杨向小丽借款20万元,还款期间每月有规律地支付20万元的2%,即4000元给小丽;在偿还本金5万元后,又每月有规律地支付15万元的2%,即3000元给小丽,符合小丽所说约定2%的月利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第一款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该条文中“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是指无证据可以证明的情况。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可以采用书面的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具体到民间借贷案件中,关于利息的约定既可以采取书面形式,也可以采取口头形式。虽然本案的借条并未对利息作出约定,但小丽主张双方口头约定了借款利息,且小丽提交的银行转账凭证可以证明本案借款人老杨连续有规律地每月支付利息。这种有规律的转账支付,可能和本金按一定的利率标准计算的利息是相吻合的,实务中一般会认定为是利息,故法院认可双方存在口头约定月利率2%。

最后,南安市人民法院判决老杨偿还小丽本金15万元及相应利息。老杨向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官提醒:

保留借条很重要 写清信息避分歧

虽然借条未写明利息利率,但借款人还款时有规律地支付利率一定的款项,应当认定为存在利息约定。

民间借款时有发生,如何保护双方权益,为避免口舌纠纷,写好借条很重要。完整的纸质借条应载明双方身份信息、地址、借款时间及约定利息或利率,最后签字捺印。对于双方签订协议时对于利息的约定,应尽量明确、规范、合法,并且应该严格按照协议的约定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这样不仅能减少分歧,也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记者 陈玲红 通讯员 王琳 周佳宝)

来源:东南早报

相关新闻
夫妻间写借条,离婚后有效吗?典型案例发布

台海网12月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通讯员 思法)夫妻间借款并签下借条,离婚后借条还有效吗?法定代表人借的钱,公司需要一起还吗……近日,思明法院发布了一批民间借贷典型案例,导报记者从中精选部分予以报道,供民间借贷双方维权借鉴。 案例1 夫妻间借款签下借条,离婚后借条有效吗?   程某与周某结婚逾二十载,夫妻俩分别经营了两家规模不小的公司。有一次...

有借款录音,50万为何要不回?两位六旬老人因借贷纠纷对簿公堂

台海网10月21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曾艺轩 通讯员 张明梅)遭遇民间借贷纠纷,如何保护“老有所养”?重阳节前夕,湖里法院发布一起涉老民间借贷纠纷典型案例,指导老年人维权。   老王和老高是相识几十年的好友。不料,近日这两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却因为民间借贷纠纷对簿公堂。原来,2017年,老高向老王分三次借款9万元、2万元、5万元,均是现金交付,双方签订了...

套现借钱给朋友 小心借贷不成还违法

朋友来借钱,男子手头上没有那么多钱,于是灵机一动通过金融平台套现资金出借,想着既不伤面子,又能侥幸赚取利息,却不知这样的借贷关系并不成立,还是违法行为。 朋友要借10万元 自己套现6万元出借 2020年11月24日,刘先生因网店经营需要,向俞先生借款10万元并写下借条:“借款为期一个月,全部本息于2020年12月24日一次还清。” “我好心把钱借给他,哪知道最后连...

超过诉讼时效 债主涂改借条要不回欠款还被罚款

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依据,对诉讼活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证据应该是客观存在的,伪造证据的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近日,南安法院就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 2019年,王某向李某出具《借条》,其中载明:“兹有王某向李某借款人民币贰万玖仟圆整。借款期限半年。”后因王某迟迟未还钱,李某诉至南安市人民法院水头法庭,但两人却对借条的落款日期存在争议。李某称:“这...

千万元借条“写错”身份证号 借款人可因此不还钱吗?

台海网8月30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杨希 通讯员 湖法)千万元借条“写错”身份证号,就可以不还钱吗?近日,厦门市湖里区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特殊的借贷纠纷,男子借款千万元后,不仅无力偿还,还玩起了失踪。债主起诉后才发现,对方在借款合同中留的竟然是错误的身份证号码。   2020年5月,男子宋某向一家电商公司借款1000万元,双方签订了借款合同,约定月利率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