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聚焦  >> 正文

第三届白马王非遗文化节举行 两岸信众共祭白马王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福州晚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祈福大典现场。

25日,第三届白马王非遗文化节在晋安区鼓山镇鳝溪白马王祖庙举行,闽台50多座庙宇的700多名信众参加本次活动。

活动现场的拜台上供奉了20多尊两岸庙宇临驾的白马王与夫人金身神像。两岸信众按汉代古制大礼,举行了共祭白马王祈福大典。现场还有拉线狮、舞龙等民俗文化展演。

白马王非遗文化节此前已在福州举办了两届,是两岸民俗文化交流的一大亮点。

民俗表演“官将首” 。

11月23日,120名马祖乡亲搭乘福马“小三通”航线客轮,专程来榕参加第三届白马王非遗文化节。

马祖南竿乡清水境白马尊王庙主委陈善清参加了三届白马王非遗文化节。“回家的感觉真好!”陈善清祖籍马尾琅岐,他说,白马王是福州、马祖两地共同的信仰,见证了“两岸一家亲”,两岸信众共拜白马王增强了两岸同根同源的信念。

“两岸‘小三通’让福马乡亲往来更加热络。我们在交流中发现,两地有许多相似的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这为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架起了一座桥梁。”马祖白马王信众王登群说。

白马王信俗源于一个神话传说。距今2100多年的汉景帝时期,闽越王郢第三子“白马三郎”为民除害,舍身射鳝,人马与鳝俱亡。白马王系福建台湾极具影响力的保护神之一,是“救苦救难”的保护神和“司雨水”之神。白马王分灵庙宇遍布闽台,信众超1000万人,近年来马祖地区信众不断组团到鳝溪白马王祖庙敬香谒祖。

当天下午,两岸信众还举行了盛大的白马王金身绕境巡安踩街活动。(记者 马丽清/文 林双伟/摄)

来源:福州晚报

相关新闻
非遗传承“韵动”校园【图】

11月22日,河北省霸州市胜芳镇红光小学的学生在学习制作胜芳花灯。   近年来,河北省霸州市不断加大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力度,积极组织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霸州市胜芳镇红光小学结合当地特色民俗,开设胜芳花灯制作、武术、古音乐等传统文化课程,将非遗文化传承...

洮砚:刀尖上的传承【图】

10月24日,艺人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洮砚艺术馆雕刻制作洮砚。   洮砚,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以其质坚而细、晶莹如玉、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涸的特点享誉海内外。经艺人的精雕细刻,自然风光、文物珍品和历史传说,巧妙地呈现在砚面上,精美典雅。2008年,洮砚制作技...

近60名台湾青年参与岭南行活动 探寻世界遗产和非遗文化

由广东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主办,佛山市台港澳事务局牵头承办的第十届台湾青年岭南行广东世界遗产和非遗文化探寻营,于10月19日至23日在佛山、江门、肇庆三市开展。来自台湾岛内近60名青年将与广东本地青年一起,在广东探寻非遗文化,沉浸式体验岭南文化的多姿多彩,感受大湾区高...

广西苗族这件衣服,一做就是一年【图】

乌英苗寨妇女梁足英(左一)和姐妹们在亮布文化节上展示亮布及服饰(2020年10月25日摄)。   地处桂黔交界的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乌英苗寨是中国传统村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并保存相对完好,以苗族亮布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承。   在乌英苗寨,苗族妇女们制作亮布...

苏州吴江:非遗文化进校园【组图】

4月20日,小朋友在玩提线木偶。   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幼儿园积极推进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将当地非遗项目七都提线木偶引入校园,创设“木偶昆曲馆”,并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进园表演、指导木偶制作、传授演绎技法等,让小朋友们近距离接触七都提线木偶,感受非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