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聚焦  >> 正文

5岁女童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抢救24小时才脱险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东南早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今日为“联合国糖尿病日”。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还有低龄化趋势,已成为现代病病种中的第二大杀手。记者日前从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了解到,今年以来新收治糖尿病患儿近60例,最小为1周岁8个月。新确诊“小糖人”中,九成为1型糖尿病,多数发病时存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医生提醒家长,需重视糖尿病的发病征兆,对容易和1型糖尿病混淆的罕见单基因糖尿病要予以重视,尽早诊断。

女童频繁夜尿越吃越瘦

竟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日前,5岁女童小雅(化名)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在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抢救一天一夜后才转危为安,她被确诊为1型糖尿病。

据了解,小雅前段时间突然胃口大好,食欲大增,家人为此感到欣喜。奇怪的是,小雅饮水量和尿量明显增多,夜里频繁上厕所,有时一晚要起来五六趟。之后她不时腹痛,精神差,妈妈以为孩子胃肠道出问题,到诊所开药吃情况也不见好转。

医生发现小雅精神倦怠,伴气喘表现,凑近一闻,孩子呼吸中有一股“烂苹果味”,指血糖高到测不出来。正常血糖值应低于11.1mmol/L,小雅的血糖经检测高达38mmol/L,小便尿糖、尿酮体明显增多,医生诊断她为重度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随后将她送入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所幸救治及时,小雅已经脱险。

男孩患罕见基因型糖尿病

进行基因检测才明确诊断

日前,8岁男孩小斌(化名)在抽血体检中发现空腹血糖值为6.2mmol/L,略高于正常空腹血糖值(应小于5.6mmol/L)。

小斌的外婆有糖尿病,妈妈的血糖值也高,通过基因检测,小斌被发现患有青少年发病的成年型糖尿病,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单基因、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庆幸的是,确诊后该型糖尿病无需药物治疗,大多数可通过单纯饮食、运动来控制血糖,很少会出现远期并发症。

袁医生介绍,单基因糖尿病是一类少见的糖尿病。“单基因糖尿病发病年龄较早,经常容易与T1DM混淆。”她建议,对于发病特征人群需要通过基因检测来明确诊断,减少被误诊为1型或2型糖尿病。

【医生提醒】

呼气有烂苹果味要留心

出现“三多一少”要警惕

袁医生介绍,今年以来该院内分泌科新收治的糖尿病患儿中,大部分为1型糖尿病(T1DM),它是具有酮症倾向的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维持生命。该病约占儿童所有类型糖尿病总数的90%。

“1型糖尿病发病有明显低龄化趋势。”袁医生指出,T1DM起病较急,早期患者多具有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等“三多一少”症状。而这些表现在部分家长眼里是孩子饭量大了、长个子了,未加重视。

T1DM没有尽早干预诱发酮症酸中毒的概率为15%到75%。酸中毒失代偿后,患儿会出现疲乏、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头痛、嗜睡、呼吸深快、口唇樱红,孩子呼气时会有一股烂苹果味,为丙酮。发病后期还会失水加重,尿量减少、血压下降等,严重者会有意识障碍加重,出现昏迷等。

袁医生提醒,对于多饮、多尿,精神反应下降儿童,需尽早就诊,明确诊断。长期肥胖儿童,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增加,需要通过合理饮食、坚持运动来控制体重,降低糖尿病的发生(记者 许奕梅 实习生 许树泉 通讯员 何毓慧)

来源:东南早报

相关新闻
连吃两顿螃蟹 小伙 “中毒 ”了

台海网11月8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李方芳 通讯员彭钦平)一般人吃东西后恶心呕吐,大体都跟食物中毒有关。不过,有位小伙子吃螃蟹后出现这样的状况,却被查出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医生提醒,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控制饮食,尤其是不要大量摄入高脂食物,以免引起并发症。   29岁家住湖里的小谢(化姓)非常喜欢食用海鲜。前几天的一个中午,他陪客人用餐时吃了两只螃...

只因血糖控制不佳背部烂出个大洞

糖尿病老病患吴女士怎么也没想到,后背上一个小疥疮,竟然烂成了“碗口”大的洞。近日,她不得不为这个“小疥疮”进手术室,挨了一刀。福州市第一总医院整形烧伤与创面修复科郑婳彦医师提醒,中老年糖尿病患伤口愈合不易,小伤千万别忽视。 背痈长到碗口大 吴女士前不久在洗澡时发现后背长了一个红色的小包。当时她并没有多在意,自行处理了后,抹了点药膏。没想到这...

自测血糖高 自行吃降糖药七旬大妈当场昏迷

如今,随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一些“富贵病”却开始缠上了我们,其中之一就是糖尿病。 虽然糖尿病患者只要遵医嘱正确使用降糖药,就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可如果有时候忘了服药后面再补的话却很有可能造成低血糖,短时间内就能让人晕倒,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案例 自测血糖高 吃家人降糖药昏迷 70多岁的张大妈自测血糖高,却没有及时就医,而是服用高血糖的家人的降糖...

慢性病人群如何抵御疫情?

近日,关于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减弱的话题受到社会关注。心血管病患者感染后是否有重症风险?以心血管病和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病患者如何抵御疫情?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权威解答。   心血管病患者要重点控制基础病   秋冬季节天气寒冷,人们如果劳累、激动、饱餐,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会增加,甚至加重病情。   “如果心血管病发作...

14岁男孩查出糖尿病 饭量增加一倍 体重骤减10余斤

台海网11月28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刘龙 通讯员 黄少婧 蔡巧燕)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专属?不。近日,漳浦14岁男孩小涂(化名)一个月内体重骤减10余斤,到医院一查,不料竟是患上了糖尿病。   据了解,小涂身高174厘米,体重80公斤,近一个月来出现口干、多饮、多食、多尿的症状,饭量较以往增加一倍,体形却日渐消瘦,体重骤减10余斤。经查,他的随机血糖达22.01m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