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福州有一位八旬老太因为脚上的小伤口惹上了大麻烦。医生告诉家属,幸亏老太太及时就医,否则有可能多器官受累,危及生命。
伤口“长毛”是为何?
这位黄老太今年85岁,平时精神不错,喜欢在小区四处活动。可是前阵子,她的左脚脚底破了一个小伤口。因为伤口面积不大,她就在家附近的小诊所处理了下。没想到,一周后,这个本以为两三天就能好的伤口让整只脚肿得像馒头一样,并且伤口还开始化脓“长毛”。随着伤情的发展,她痛得无法行走,被家人用轮椅推着送到了福州市第一总医院。
接诊的普外科周道森医师在检查之后,建议黄老太立即住院。入院后,周道森医生为黄老太的伤口进行脓肿扩创术。为明确病因,精准治疗,引流出来的脓液被送到检验科化验,查找致病菌。
脓液中找到罕见细菌
检验科对脓液进行培养鉴定后,确认该病原菌为罕见的巴西诺卡菌。于是,医生们在原有的抗感染治疗上增加了精准抗生素治疗方案,很快黄老太的伤口开始愈合结痂。两天后,她已经能够在病区自如行走。
“诺卡菌病是由诺卡菌属感染引起的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或肉芽肿疾病。”检验科主任陈勇介绍,诺卡菌广泛存在于土壤、腐败的植物和污秽的积水中,可通过吸入或直接接种感染人体,引起系统或皮肤的感染。皮肤和皮下脓肿通常则由巴西诺卡菌引起。带菌的灰尘、土壤或食物通过呼吸道、破损的皮肤或消化道进入人体,可局限于某一器官或组织,也可经血循环散播至脑、肾或其他器官引起全身感染。病原菌经受伤皮肤直接接触感染,常有局限性,可引起皮肤脓肿,黄老太就属于这种情况。
陈勇主任提醒大家,皮肤诺卡菌病的发生与职业有关,从事渔业及农业工作的人员,因与淡、盐水以及土壤、植物接触多且皮肤易受外伤,发病率高。此外,老年人由于免疫力低下,同样容易被细菌侵害。如果受伤了,千万别因为伤口不大就不放在心上。一定要用碘酒或酒精消毒伤口,避免感染。如果伤口出现不明原因的长时间肿胀、疼痛、化脓,要尽快就医,防止感染升级。(记者 陈丹 通讯员 陈文璇)
来源:福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