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暑假,都有不少家长为孩子上学而奔忙,但如果不加识别,就可能被骗子钻了空子。
“入学疏通需要20万,事成之后再付3万。”去年7月,市民朱女士听说男子林某有“门路”,可为其小孩办理某知名初中的入学手续,便直接向林某支付了20万元现金。双方约定若当年8月1日未办成,就将钱款全额退回,若成功入学,则再付3万元。
“林某自称是福州某初中教师,人脉广,我就相信了他。”朱女士表示。然而,直到学校开学,所谓的知名初中入学通知仍然未到,面对朱女士的退费要求,林某一推再推,最终仅退回1万元。
鼓楼检察院经办检察官介绍,林某实为福州某培训机构教师,由于参与网络赌博及投资,便动起了“办理入学”牟利的歪脑筋。他计划先将钱用于投资或者赌博的本金,快开学时,再以办不成为由将钱退还。然而这些钱很快被其挥霍一空,所答应的“办理入学”自然也是泡影一场。
“林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检察官表示。
今年6月,鼓楼区法院判处男子林某有期徒刑3年7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同时责令其退出违法所得19万元。
检察官提醒,时下正值中小学招生录取季,广大学生家长不要相信“学托”所谓“特殊渠道”“走关系”等说法,以免受骗上当,既造成经济损失,又耽误孩子上学时机。接到此类电话、信息时,务必保持高度警惕,谨防被骗。(记者 张铁国 通讯员 宋璟)
来源: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