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聚焦  >> 正文

无理由退货要有底线运用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福建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六一”儿童节刚过去不久,广州一名网店老板发布视频称,店里节前卖出不少演出服装,节后却遭遇大量“七天无理由退货”,退回来的衣服都被穿过,有的还疑似有口红印,打开包裹时闻到很浓的汗臭味。

无独有偶。山西某大学举办一场集体活动,一些大学生在一家网店集体下单,并在活动结束后统一退货。店家也把此事发到社交平台并质疑学校:“这就是你们教出来的当代大学生吗?”另外,还有粉丝购买婚纱去看偶像的演唱会,事后同样“用完即退”。

如今,网络购物随着移动互联网、电子支付和物流快递迅速发展而越来越便捷,成为许多消费者的“心头好”。不过,网购毕竟不同于实体店,属于双方不见面的远程消费。这一特性导致或大或小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比如,出于商业利益考量,部分商家在用图文或视频推介商品时,多少会有美化优化乃至虚构夸大之举。消费者隔着屏幕,无法亲手触碰意向商品,“隔空挑选”就有可能买到与宣传不符的商品。

设立“七天无理由退货”,旨在保护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等权利。显然,有了这个规则,消费者不满意时能轻松退货,就可以放下顾虑大胆下单。对于商家来说,只要不影响二次销售,积极退换货不仅能带给消费者良好的购物体验,还能积累店铺的口碑。从平台的角度来看,此举还可以倒逼某些有想法的店家规范经营行为,把心思放在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之上。

当然,“七天无理由退货”要想运转良好,前提是规则不被滥用。信任是网购的交易基础——卖家相信买家的动机和理由,才有及时高效的退货服务。一旦有人耍小聪明利用规则漏洞,钻空子购买并蓄意退货,那么最终受损的一定会是所有人的利益。梳理新闻,这几件事发生在不同的地区,覆盖不同的群体,一定程度上说明“七天无理由退货”被滥用了。消费者退来吊牌被剪、穿后未洗的服装,对于几个商家而言都是极大的负担。

“七天无理由退货”并非“七天免费试穿期”。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消费者退货的商品应当完好。而完好的标准包括商标标识没有被剪、受污、受损,同时查验和确认商品品质与功能时,不能超过需要使用商品导致其价值贬损。但实际上,平台在遇到纠纷时,往往立场偏向于消费者——买家退货时不用具体说明情况,所付款项就可第一时间返还;卖家往往要等拿到退货商品后,再借助平台渠道进行维权,举证也比较困难。

无理由退货应该有底线运用。消费者要恪守诚实信用原则,杜绝任性滥用权利,避免损害卖家的权益,增加社会信用成本。

无理由退货不是无条件退货。平台方要完善常态化双向维权渠道,做到不偏不倚,让商家同样有申诉的机会,打造良好的网络购物环境,促进电商行业健康发展。

来源:福建日报

相关新闻
网易严选众筹白酒有疑问 未拆封的想退货

12月中旬,葛先生通过网易严选平台购买了一批白酒,收到货后他尝了一下,感觉白酒有些问题。   “(记者:你现在闻到的是什么感觉,香味还挺香的啊)我觉得是添加的食用香精的味道,喝上一口非常刺激,刺鼻的那种香味,特别浓。正常酿出来的酒不可能是这种。如果是这种价位,应该是比较平淡的。(记者:小角楼你现在什么感觉)就平常酒精的味道。直觉上肯定是添加了...

面对大数据“杀熟” 你是沉默的大多数么?

3月1日,北京市消协在官网公布了互联网消费大数据“杀熟”问题调查活动的最新结果——86.9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82.37%的受访者认为互联网消费大数据“杀熟”问题普遍存在,92.33%的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杀熟的原因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差异化营销。   网络购物、在线旅游、外卖和网约车则是大数据“杀熟”最为集中的四个领域。   数据显示...

退货可能是更好的产品? 国民党推荐吴秀梅去高端当营销总监

中国台湾网7月24日讯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自产高端疫苗被爆出送验品八成不合格,民进党当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吴秀梅却称高端只是把看到的问题回报,并表示“不代表不合格,搞不好是一个更好的产品”,此说法引发争议。中国国民党团23日晚间表示,听说吴秀梅是药学教授,真的颠覆大家的认知。   中国国民党团认为,食品药品管理部门的职责是在用药...

升级版“后悔药”来了? 异地异店可退货、期限长达30天……

一时冲动购物 买完不想要了怎么办 退货无疑是治疗冲动的“后悔药” 线上购物7天无理由退货早不新鲜 线下购物能否同样方便 在上海买了一件衣服 能不能在苏州的同品牌店里退换? 7天冷静期不够 还能更长吗 各地退换货措施不断更新 升级版“后悔药”来了吗 凭购物小票 长三角可异地退...

农药超标 台湾香蕉再度遭到日本退货

台湾香蕉再度因为农药超标,遭到日本退货。(中时资料照) 图片来源:台湾《中时电子报》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台湾香蕉在3月外销日本时,曾因为农药超标遭到退货;网络近日再爆出,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告的“输入食品违反事例”中又提到,4月进口的台湾香蕉被验出农药超标,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