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聚焦  >> 正文

泉州市为民企送上“1+1+N”政策“礼包”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真招实策助发展 “真金白银”再加码

泉州市为民企送上“1+1+N”政策“礼包”

据泉州晚报报道   27日,在泉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泉州市发布支持民营企业加快科技、创新、人才、开放、绿色发展等若干政策,即“1+1+N”政策体系。

第一个“1”是福建省委、省政府站在“晋江经验”提出20周年的新起点上,为民营企业、特别是泉州民营企业量身定制的《关于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若干措施》着眼于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创造力,推动民营经济加快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十九条具体举措,这些举措充分吸收了民营企业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既注重产业政策支持引导,又着力满足企业具体需求;既注重对标先进,又充分体现了我省特色。

第二个“1”是泉州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福建省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的工作方案》。《工作方案》围绕做优做强民营龙头企业,梯度培育中小微企业,提升民营企业创新能力,推动民营企业技术改造,提升民营企业智能制造水平,推进民营经济数字化转型,加快民营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民间投资增长,推动民营经济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完善民营企业引才引智服务机制,优化民营企业创新融资服务,保障民营企业用地需求,强化数据要素支持,提升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水平,提供精准政务服务,发挥行业协会商会桥梁和服务作用,促进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民营经济良好发展环境等十九个方面,提出四十八条“真金白银”加码举措。

“N”是围绕“强引擎、建载体、铸链条、提存量、拓增量、造环境”,实施“抓项目、促发展”系列专项行动,出台N项扶持政策措施,逐步形成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

强引擎

即实施“抓创新促应用”专项行动,加快科技创新“四个倍增”——

高企方面,对新增高企,给予最高100万元奖补,去年新增高企712家,是历年来最多,两年实现了总量翻番;

研发投入方面,对研发经费投入分档分段给予2%—5%奖补,对高研发投入企业再叠加最高500万元奖励;

平台方面,“一院一策”给予专项经费和政策支持,累计投入超11亿元支持18家“大院大所”建设;

人才方面,对高校和技工院校来泉毕业生给予每人1万元的一次性生活补贴,对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最高给予300万元支持,每年新引聚各类人才10万名。同时,今年启动实施“抓工业设计促产业提升”专项行动,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的一次性给予300万元、100万元补助,着力以高水平的工业设计赋能“智造强市”。

建载体

即实施“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专项行动,把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作为有效投资调整经济结构的主要抓手,推动高质量供给,以此创造有效需求、拉动消费增长,助推经济走出当下低谷。去年建成30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今年将新启动建设标准化园区万亩以上、建成投用标准化厂房千万平方米以上、拉动入园区各类企业项目投资千亿元以上。泉州拟对租赁试点园区厂房的入园企业,免除第一年租金,后续年度根据企业贡献给予租金优惠;对入园企业上新设备,给予投资额20%、最高500万元补助;同时对进入园区的研发平台,给予最高200万元补助。

铸链条

即实施“重龙头、强品牌、铸链条”专项行动,对各个发展阶段企业给予对应扶持政策,着力构建“8+4”现代产业体系,打造3条万亿级产业链群和培育若干个百亿级、千亿级新兴产业。比如,对营业收入首超10亿元、30亿元、50亿元和100亿元的企业,分别给予30万元、50万元、100万元和200万元奖励;对改制挂牌上市的,最高奖励1300万元;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每件补助30万元;对“小升规”的,给予一次性财政奖补,在税收、用能、融资等方面予以支持,近两年全市新增“四上”单位5227家,新入库企业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提存量

即实施“绿色数字技改”专项行动,重点对企业绿色化发展、数字化应用推广、技改投入、首台(套)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予以奖补。比如,对节能技改项目,给予每吨标准煤500元奖励;对新上生产设备,最高提供投资额7%的补助;对首台(套)关键技术攻关,给予最高200万元补助;对“上云上平台”的,给予30%费用补助。去年全市技改投资增长24.7%,拉动工业投资增长21.6%、固投增长10.3%,均为近年来最高。

拓增量

即实施“抓开放招商促项目落地”专项行动,一企一策,专班对接,顶格落实福建省出台的16项招商惠企政策,并加码出台80项泉州市招商惠企政策,对好项目、大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本地龙头企业增资扩产项目享受招商同等待遇。今年泉州还将实施“聚侨引侨和泉商回归”专项行动,重点建设华人华侨创新创业、培训基地,筹办世界泉商大会,吸引广大海外华侨华人和泉籍精英共聚泉州、共谋发展、共赢未来。

造环境

即实施“营商环境持续提升”专项行动,把政策精准制定、精准匹配、免申即享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环节,确保“1+1+N”政策应落尽落、应出尽出、应享尽享。

深入推进“万名干部进万企、一企一策促发展”,对全市1.1万家规上工业企业、限上商贸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全覆盖、全挂钩、全联系”,常态化开展“局长走流程、走基层”,送政策上门,穿透式研究解决企业发展问题和诉求。

做优“政策找企”平台,目前已建立2万多家企业画像,初步实现政策智能关联,将加快实现即时推送、免申即享。

整合提升工业企业服务热线12345和968871,开通综合性企业服务热线专线,倾听企业呼声。近期市委、市政府还将出台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环保监管服务、电力服务等多份文件。(记者 王树帆)

相关新闻
亿级投资!福建新添一体育文化交流基地

华侨国际体育文化交流基地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泉州鲤城。香港联泰集团现场捐赠项目建设资金1亿元! 华侨国际体育文化交流基地是泉州首个“华侨+文旅”项目,选址鲤城区江南街道,用地规模约25.7亩,将围绕足球体育主题,引入华侨体育产业,建设内容包括“一场一馆一中心”,即华裔青...

民营经济大市福建泉州“开门红” 签约总额1782亿元

1月27日,中国民营经济大市福建泉州召开2023年民营经济发展大会。 陈英杰 摄   中新网泉州1月27日电 27日,农历正月初六,中国著名侨乡、民营经济大市福建泉州已经“动”起来了。1000多名企业家及行业协会代表齐聚2023年泉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40个民营企业重大项目集中签...

泉州:把春节变为“招商节”

抢抓佳节“黄金期”,春节变为“招商节”。这几天,在市招商办统一部署下,泉州市多地不等闲、不停歇,策划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招商、安商、亲商活动,为泉州开春拼经济蓄势发力。 汇聚乡贤心 共筑发展梦 新春佳节,在外打拼的海内外侨亲、乡贤纷纷返乡。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向他们汇报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拿出优势资源和项目,与广大侨亲、乡贤合作,是泉州市的良好传...

40个民企重大项目落户泉州 总投资1782亿元

抢先机、开新局。在27日召开的泉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40 个民营企业重大项目在现场集中签约,总投资1782亿元,掀起今年招商引资“开门红”热潮。 此次集中签约的40个重大项目,涵盖了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现代服务、海洋经济、文旅经济等领域。其中,投资额超百亿元的“大块头”项目6个,分别是绿色纺织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泉州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项目、福...

气温今天有所回升 泉州明天又有冷空气来袭

最低-8.2℃、31个乡镇最低气温0℃以下。受强冷空气影响,1月23日夜里起全市气温自北而南明显下降,最低气温过程降温幅度大部达9℃~11℃,部分地区出现寒潮天气。来自市气象台的消息,今天气温将有所回升,但明天起又有新一轮冷空气来袭,气温将继续下降。近期冷空气影响频繁,请市民及时增加衣物,谨防感冒,另外还要关注低温冻害对农业生产和交通、水电设施的不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