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属三甲医院,救治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的主力战场。
“乙类乙管”之后,这里的重症救治高峰几乎与感染高峰同时到来。
一边是患者激增,一边是医护受感染大量减员。关键时刻,一群重症医学规培生从“后备军”紧急顶上,为救治队伍贡献诸多力量,也在巨大挑战中迅速成长。
“病人的尿量是100毫升还是200毫升,我们都要计较”
林赐维没有想到,成为一名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救治的一线医生来得这么突然。
林赐维是省立医院重症医学住培基地2021级规培生。按照计划,他本该在外科进行轮转,但当教学主任找他商量能否提前进入重症医学科进行支援时,他二话不说就点头应战。
采访当日,在省立医院重症医学二科新冠病房,林赐维正在给1号床的患者进行血气分析检查。
患者80多岁,意识清醒,对抽血检查很紧张,左右摇摆不肯配合。林赐维停下手中的动作,用软糯的闽南口音普通话轻声说:“奶奶,我们只抽一点点血,我轻轻地,很快就好,不会痛哦。”他用眼神示意病床边的家属“搭把手”,两人配合着,迅速完成了一系列操作。
作为重症医学专业规培生,尽管一年多来重症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从没间断,但亲自上阵管理重症患者毕竟机会不多,林赐维深感压力山大。“重症医生就相当于全科医生,患者从头到脚每一个重要脏器的问题都要顾及。”他谈起近段时间的经历时说,“但重症医生又要特别精细,特别对于心功能不好的病人,他的尿量是100毫升还是200毫升,我们都要计较。”
春节来临,大街小巷充满节日的气氛。林赐维刚把手上的一个病人送出院,稍稍松了一口气。但他的挑战还在继续。今年除夕夜他还有值班任务。“对于重症患者来说,他们要渡过生命中的难关。春节也只不过是他们病程当中普通的一天。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首先以病人为重,也希望在我们的坚守和帮助下,他们能够顺利度过这个春节,早日出院和家人团聚。”林赐维说。
“我的此番成长,必将为基层病人带去更好的服务!”
比林赐维年长一届的林文杰,也是此轮重症救治一线的规培生。三个月前,他轮转进入重症医学三科,此次也成为新冠重症救治小组的成员。
新冠重症高峰同样令他猝不及防,但挑战他体力精力底线的,是病区医护人员因新冠阳性减员最厉害的那三天,他是应对整个病区20多位重症患者的仅剩两名医生之一。
在重症医学科,接诊医生通常需要花费4个小时以上来处理新收的重症患者。换作在平常,每一组值班医生都会有5个人左右的团队相互协作。但去年12月28日,林文杰值班时,看到同时在岗的只有总住院医师陈雪梅。当时,病房内病床已接近满床状态,仍然有危重新冠患者从急诊抢救室陆续转来。
“我不能‘阳’,我要是也倒下,病人怎么办?”尽管此前有心理准备,但他着实没想到现实如此“骨感”——这一天离他开始独立值班还不到两个月。
写大病历、首次病程、家属谈话、开医嘱、评估病人、穿刺置管、进一步检查治疗……无心多想,他便投入战斗。一边要收治新病人,一边要严密监护在院的重症病人。“ICU的病人病情都是随时变化的,各项指标需要全程密切关注。那个时候病人病情都很重,循环不稳、呼吸不好,好几个患者都需要守在床边盯到后半夜两三点。”22张重症床位,2名值班医生……即使没有出现紧急抢救的情况,但病患与医生数量的悬殊,也让当晚林文杰的工作量激增,他通宵未眠,甚至顾不上喝口水,“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撑住,把事情一件接一件专注地做完,不耽误每一个病人的救治”。
担子越重,成长越快。再有半年,林文杰将结束规培学习,返回所聘的基层医疗机构。除了更加熟练的技能操作,林文杰心中那份职业责任感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强化起来。“我的此番成长,必将为基层病人带去更好的服务!”他说。
“为了应对此次新冠感染重症高峰,除了已经进入重症医学科轮转的4名2020级学员以外,我们又抽调了2021级10名重症规培生提前进入ICU。培养‘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是我们的培训目标。守住重症防线,这些规培生发挥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作用。”福建省立医院外科重症专培基地教学主任、重症住陪基地教学秘书、重症医学三科主任医师龚书榕评价道。
(来源:福建日报 记者 蒋丰蔓 储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