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聚焦  >> 正文

国内首次!7只“蝶中皇后”同现福建戴云山保护区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泉州通客户端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第一次拍到雌雄同框,第一次拍到4只同框,第一次同时观察到7只金斑喙凤蝶!”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兴奋地告诉记者,这段时间,他们在保护区内追踪调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金斑喙凤蝶,目前已确认几处金斑喙凤蝶重要的繁殖地,并记录到珍贵的雌、雄蝶生态行为与习性,多次创下全国首次记录,惊喜连连。

生态完好

蝶类“吃喝玩乐”条件俱全

金斑喙凤蝶被誉为昆虫界的“大熊猫”,列世界八大名贵蝴蝶之首,有“梦幻蝴蝶”“蝶中皇后”和“世界动物活化石”之美誉,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栖息在亚热带或热带海拔1000米左右的次原始森林中,野外生存数量非常稀少。

金斑喙凤蝶(左二)与其他蝴蝶相比,更显蝶中皇后的贵气。

据保护区管理局科教科科长陈文伟介绍,早在2013年,戴云山保护区内就曾观测到金斑喙凤蝶,并拥有1只雌蝶标本。然而,从那以后的近10年时间里,鲜有观测到。

金斑喙凤蝶生活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上,对栖息地的环境要求较高。戴云山保护区内生态保护完好,且有大量金斑喙凤蝶寄主植物乳源木莲、深山含笑和蜜源植物树参和食茱萸。“吃喝玩乐的条件都具备。”

克服困难

找到金斑喙凤蝶栖息地

攻顶领域争夺、访花、吸水、求偶交配、产卵,这短短的五个词,涵盖了金斑喙凤蝶成蝶时期的行为。

据介绍,金斑喙凤蝶雄蝶有攻顶的行为,即雄蝶在特定时间,会出现在山顶棱线追顶及互相追逐、驱赶进入领域内的其他蝴蝶的行为。山顶视野开阔,这也是发现并观测金斑喙凤蝶的最佳位置。

今年8月初,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和蝶类专家——泉州师范学院蒋国芳教授、闽江学院黄嘉龙副教授在观测蝶类时,发现保护区内一山头出现了金斑喙凤蝶。

“从那以后,我们每天都去现场观测。”陈文伟介绍,金斑喙凤蝶的攻顶行为一般都发生在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为了观测,他们每天清晨五点半左右从德化县城出发赶到观测点守候。

山顶海拔超过1600米,气温低、风大、雾多,给观测工作带来不小的麻烦,且金斑喙凤蝶雄蝶攻顶活动的时间也就一两个小时,随后它们就会到山谷觅食、嬉戏。“保护区内这样的山谷挺多,我们主要根据它的寄主植物乳源木莲、深山含笑和蜜源植物树参、食茱萸来排查,最终找到了它们的栖息地。” 陈文伟开心地说,没想到这次发现宝藏了。

5雄2雌

7只梦幻之蝶同现

过去一些关于金斑喙凤蝶的文献均未提出雌、雄蝶访花记录,近期少数保护区陆续观察到有单一雌、雄蝶访花。

“这一个多月的观测,意外之喜接连出现。”据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从8月16日开始,他们所观测的谷地突然出现大量各种蝶类,全部在一株食茱萸上觅食。“9时30分许,达到高峰,最多时有近百只蝴蝶,在一棵树高十多米,冠幅只有七八米,开满白色小花的食茱萸上。”

“这些蝴蝶出现时很有秩序。”工作人员发现了这些蝴蝶出现的规律,首先出现的是弄蝶,然后是粉蝶,接着是蛱蝶,随后而来的是其他凤蝶,金斑喙凤蝶每次都最后出现。其中,雄蝶会先到,最后才是姗姗来迟的雌蝶。到下午1点多,这些蝴蝶大多数就会离开觅食地,飞进谷地休息、嬉戏。

金斑喙凤蝶雌雄同框(左雌、右雄)

在一个多月的观测中,工作人员经常能够观测到金斑喙凤蝶,但大多数时候都只看到一两只单独出现。8月16日至19日,这几天是蝴蝶大量出现的高峰期,金斑喙凤蝶的数量也多了起来,经常能够看到两三只、雌雄同时出现的情况。最多的一天,同时观测到5雄、2雌,共7只金斑喙凤蝶,这在国内尚属首次。“雌雄同框、三至四只同框,也是首次拍摄到。”

令人惋惜

目睹雄蝶遭蟹蛛猎杀

金斑喙凤蝶十分稀少,每一只都如同珍宝一般,但天敌可不会因为它的美丽、稀少而放过。正常情况下,蝴蝶在蜜源植物上采食花蜜时,会频繁扇动翅膀更换地点。然而,在一次观测中,工作人员发现一只雄金斑喙凤蝶趴在蜜源植物上,很长时间了都一动不动。“我们觉得很奇怪,用长焦镜头拉近一看才发现它的腹部趴着一只蟹蛛。”陈文伟说,这时他们才知道那只雄蝶已经被蟹蛛捕食了,“非常可惜,但爱莫能助。”

金斑喙凤蝶标本,左为雌蝶,右为雄蝶。

放任雄蝶尸体飘落成泥着实可惜,工作人员便带回保护区管理局做成标本,这样可以让更多人欣赏、了解金斑喙凤蝶。由于雄蝶被捕食的位置在树梢,距离工作人员观测点有十多米,难以够到。工作人员想方设法,终于将雄蝶的躯壳取回。“我们检查发现,这只雄蝶的腹部被蟹蛛啃了一个洞,但整体保存完好。”很快,这只雄蝶被制成标本。至此,戴云山保护区管理局成为我省首个同时收藏有雌雄金斑喙凤蝶标本的单位。

寻找蝶卵

开启幼虫观测工作

按照金斑喙凤蝶的生长规律,每年四五月间第一代成蝶过完冬羽化出来,交配产卵后,幼虫生长约一两个月后化蛹。8月正是第二代金斑喙凤蝶羽化、求偶产卵的季节。到9月第二代幼虫陆续孵化成长,10月中下旬至11月初成蛹过冬,直到第二年四五月再次羽化,形成一年两个世代的生活史周期规律。

8—9月份正是最适合观测金斑喙凤蝶卵和幼虫的季节。一枚金斑喙凤蝶卵大约只有2毫米左右,要在山林里找到它们,无疑是大海捞针。不过,金斑喙凤蝶有着专属寄主植物,它们的卵只产在这类植物的叶片上。在保护区的繁殖栖息地,工作人员至少发现两种金斑喙凤蝶赖以延续的寄主植物:乳源木莲与深山含笑。这也给工作人员寻找蝶卵指明了方向。

工作人员上树寻找蝶卵

“我们到山谷寻找寄主植物,再爬树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寻找。”工作人员坦言,寻找金斑喙凤蝶的卵难度非常大,因为它会将卵产在叶片上,但每一片叶只产一枚卵,两枚卵的间距大多超过2米。功夫不负有心人,正当大家找得失去信心时,一枚如同袖珍珍珠般,晶莹剔透的白色小卵出现在一片树叶上。“经过专家鉴定,确认这枚就是金斑喙凤蝶的卵。”随后,工作人员在这株寄主植物上找到了另外几枚蝶卵,并开启幼虫观测工作。

金斑喙凤蝶卵

“自从发现金斑喙凤蝶后,我们对它们的栖息地加强了巡逻管护,使其不受干扰破坏。”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李文周介绍,他们将持续开展调查监测和专项研究,在保护的基础上,逐步向世人揭开“蝶中皇后”的神秘面纱。

蝶类专家介绍,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研究团队此次的发现,进一步掌握了金斑喙凤蝶的生态习性,了解该物种在种群繁衍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这对保护区未来进行物种多样性保护具有重大的意义。

来源:泉州通客户端

相关新闻
永安:1个月发现2种蝴蝶新记录种

8月以来,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人员很幸运地拍摄到了2种蝴蝶新记录种,它们分别是茶翅玳灰蝶和拟籼弄蝶。 茶翅玳灰蝶。廖金朋 摄 拟籼弄蝶。廖金朋 摄 与此同时,永安天宝岩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人员还于8月27日拍摄到一只武铠蛱蝶雄蝶。这只武铠蛱蝶雄蝶被监测人员发现时,正站在叶面上,尔后飞向更外侧的树叶上,倒挂着随风飘荡,监测人员完整地记...

国内罕见,永安发现一只广西黛眼蝶

6月中下旬以来,永安天气逐渐好转,多以较为炎热的天气为主,为蝴蝶的日常监测工作带来许多便利。 6月25日,永安市蝴蝶爱好者在永安西洋镇银坑村拍摄记录到一只广西黛眼蝶,属国内黛眼蝶的罕见种。广西黛眼蝶受到许多蝴蝶爱好者的追捧,大家纷纷以有幸拍到广西黛眼蝶引以为荣。 广西黛眼蝶。廖金朋 摄 当天,几名蝴蝶爱好者相约来到山谷间的竹林灌木地带,沿着溪流边...

永安新增6个蝴蝶新记录种

黑锷弄蝶张启航 摄 黑脉园粉蝶(雄)刘永生 摄 广西黛眼蝶廖金朋 摄 青园粉蝶(雌)廖金朋 摄 黑角金灰蝶(雄)陈安生 摄 黄赭弄蝶(雌)张启航 摄 近日,永安市蝴蝶爱好者在西洋镇银坑村拍摄记录到一只黛眼蝶罕见种——广西黛眼蝶,属国内黛眼蝶的罕见种。这是永安市有影像记录的...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丨“蝶中皇后”现身福建九阜山

近日,有摄影爱好者在福建尤溪九阜山拍摄到“蝶中皇后”——金斑喙凤蝶。   金斑喙凤蝶是一种行踪极为隐秘的生物,珍贵而稀少,是中国唯一的蝶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自1922年被发现以来,金斑喙凤蝶就以其光彩夺目的外形,成为亚洲闻名于世的几种昆虫之一。据了解,金斑喙凤蝶形态...

看,好漂亮!这是三明市蝴蝶新纪录种

台海网10月13日讯 据今日永安网消息 10月10日,永安天宝岩保护区工作人员在上坪乡上坪村发现一只新蝴蝶,前翅顶端的红斑特别引人注目,初步判断属于粉蝶科。工作人员拍摄后,新蝶隐没在花丛中。经核对图谱并咨询专家确认,它是保护区的新记录种——鹤顶粉蝶,这是保护区记录的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