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1月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何美娇)11月3日,泉州市实施“就业优先、技能泉州、全民参保”三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精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有利于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不断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
坚持“稳”字当头
落实各项就业措施
“我们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推动,今年年初在全省率先出台13条稳工措施,今年高校毕业季之前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10条措施,为企业招工和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泉州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许长春在会上介绍,今年以来,泉州市共减免社保费、兑现稳就业奖补资金8.25亿元,惠及企业26万家次,通过为企业纾困减负实现稳岗稳工。
据介绍,泉州还入选人社部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获得中央和省级补助1.5亿元;创新开发“招聘导航”和“泉通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平台”双平台;策划“书记市长送岗留才进校园”活动,全市共举办各类招聘活动623场,动态储备民营企业优质岗位5万个,为毕业生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推进零工市场建设,形成泉港“1小时灵活就业”、晋江“全链条”零工市场、石狮“狮城零工市场”三种模式,为群众提供精准便捷的灵活就业服务。
今年以来,泉州着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千方百计稳住市场主体。2022年以来,城镇新增就业17.61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01万人,全市就业形势总体保持平稳。
坚持“培”字赋能
技能人才队伍再扩大
泉州市通过实施“技能泉州”行动,紧扣本市“8+4”产业体系,聚焦技能培训、技工教育、技能大师及工作室评选、技能评价四个方面,培养造就更多产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赋能泉州高质量发展。
2021年泉州实施“技能泉州”行动以来,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5.93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8.85万人、总数达107.35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02万人、总数达17.82万人。
聚焦职业技能培训,泉州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培养企业所需的技能人才,目前已培训3000多人;组织员工通过以工代训,边工作边学习,并给予企业补贴,以工代训的企业达6000家,惠及产业工人9.7万人,发放补贴资金超2.7亿元。
在技能大师及工作室评选方面,泉州注重培养高技能领军人才,每年评选一批技能大师和技能大师工作室,截至目前,已评选市级技能大师200名、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1家,获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家、全国技术能手30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91家、省级技能大师10名、省级技术能手98名。
抓好社保“关键事”
兜底保障更到位
社会保障能“兜底”,民生幸福就“有底”。“我们通过实施全民参保行动,着力提升社保覆盖面、待遇水平和服务质量,努力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保体系,让群众的生活更有保障。”许长春告诉记者,“2022年以来,全市基本养老保险新增参保人数40.31万人、总数达623.7万人,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74万人,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工伤保险新增参保人数34.41万人、总数达165.95万人;失业保险新增参保人数8.55万人、总数达98.41万人。”
此外,泉州还稳步提升和保障各项待遇,为8.7万名困难群众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1820.7万元,向46.52万名被征地、征海人员支付养老保障金7.45亿元。推进社保卡功能拓展提升,积极拓展社保卡应用领域,完善“市民一卡通”服务功能,增加乘坐公交、免押金借书等服务。不断提升社保服务质量,创新推出“社银合作”模式,在银行窗口设立社保卡业务窗口,让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办理社保卡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