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龙岩新闻  >> 正文

“长征第一村”里的红色守望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6月19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长汀南山镇中复村村民钟开衍家的厅堂上,贴着一张革命烈士证明书,早已褪色泛黄。但关于父亲钟奋然和母亲赖二妹的故事,年过八旬的钟开衍却记忆清晰。

  中复村,原名钟屋村,被称为“红军长征第一村”。1934年9月,红九军团跨过村里的红军桥开始转移,踏上两万五千里长征路。当年,村里近2000人报名参加红军,钟奋然便是其中之一。

  “风吹竹叶响叮当,自动报名上前方。松毛岭上杀敌去,杀得敌人一扫光。鸡啼三遍就天光,起床做饭送亲郎。亲郎离家参军去,保卫苏区最荣光……”身体抱恙的钟开衍,断断续续地哼起这首传唱至今的山歌。

  钟奋然出生在中复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那时,红色风暴席卷了长汀大地。年幼丧父的钟奋然跟着担任红屋乡苏维埃主席的哥哥钟万年闹革命,参加赤卫队模范营,站岗、放哨、送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得知红军要“扩红”,钟万年对弟弟说:“大家都报名了,你也要去参加红军。”随后,钟奋然和家族里的其他3个男人全部报名参加了红军。

  “当时,母亲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为父亲参加红军而自豪,一方面又为他的安危担心。”钟开衍说,新婚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母亲就把父亲送到了红军队伍。

  临行前,丈夫轻抚着赖二妹的脸颊,安慰她说:“等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我一定会回来。”她也安慰着丈夫:“你放心地走吧,我会等你回来。”

  “郎当红军莫念家,专心革命走天涯;十年八载不算久,打倒反动再回来……”这是一首传唱于长汀一带的山歌。然而,前去参军的儿郎们,十之八九没能“再回来”。

  钟开衍说,在父亲随红军出征后,母亲除了上山砍柴、打短工含辛茹苦养育自己外,大部分时间就是坐在自家大门的门槛上,一边哼着送行时唱过的山歌,一边眺望村口,默默祈祷,保佑父亲平安归来……

  一年,两年,十年过去了,钟奋然依然杳无音讯……

  等到全国解放,赖二妹仍然没有收到丈夫的讯息。当年参加红军的同村村民回来告诉她:“钟奋然已经回不来了,你不要再等了。”可赖二妹不愿意相信,仍然每天守望着。

  钟开衍回忆说,每天起床,母亲都要先在门口张望一下,站几分钟;每当有人来看望母亲时,她总会问“我家然哥有什么消息”。这一等就是近30年,老人每日坐在门槛上望啊望啊,木门槛上磨出了一个深深的豁口。

  1963年,赖二妹最终等来了丈夫战死沙场的噩耗。自从丈夫当红军后,赖二妹每年为丈夫做一双鞋子和一套新衣,把针线织成了深深的思念,到1963年,她不知不觉已经做了近30双鞋子。

  赖二妹在家对面50米处的小坡上,为丈夫修了一座衣冠冢,里面放着她每年为丈夫做的鞋子和衣服。“直到1985年冬去世前,母亲每天都会在自家的门槛上坐一会,遥望着父亲的衣冠冢喃喃自语,陪他说说话。”

  去世前,赖二妹嘱咐子孙:“你们是烈士的后代,要好好做人,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在赖二妹的言传身教下,钟开衍和妻子谢香孜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家乡建设。“我和妻子都是有着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又是烈士的后代,对党的感情特别深。只要我们身体还允许,我们就要为身边年轻人和游客讲好红色故事。”

相关新闻
“记者再走长征路”上的特别党课

6月17日,记者们列队行进在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的红军街(无人机拍摄)。   当日,参加“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的新闻媒体记者走进福建长汀中复村,上了一堂特别的党课。他们用双脚踏寻革命先辈的足迹,回顾红色历史,重温峥嵘岁月。位于福建长汀的中复村,是当年红军长征出发的第一村。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6月17日,记者们列...

龙岩市长汀县中复村“零公里处”:两万五千里长征路的起点

▲“零公里处”石碑 ▲廊桥柱上的征兵线   台海网6月1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念佳丽 林墨涵)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其著名的《西行漫记》中写道,长征是“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从福建的最远的地方开始,一直到遥远的陕西北道路的尽头为止”。“福建的最远的地方”说的...

一条见证红色历史的红军标语

红军标语内容为:“红军是工农自己的军队,农民起来打土豪,分田地,打倒勾结童子军的刀团匪。” 东南网记者 蔡晓卿 摄 台海网6月18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在清流县林畲镇毛泽东旧居,有着这么一条标语,它是目前所发现的与红34师有关的唯一一条红军标语。6月13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媒体记者采访团来到这里,清流县革命历史纪念馆馆长刘光军介...

一本“红色密码” 一生魂牵梦绕

宁化县革命纪念馆收藏的《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   宁化县革命纪念馆收藏的红军军号 台海网6月18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一个铜做的小东西,被他当成宝贝带在身边。”“他经常一个人跑到山上,吹出一些奇怪的声音。”“1974年,家里拆建谷仓找到一本发黄的小册子,他泪流满...

民心,红军永远的“根据地”——两张纸条承载的历史密码

新华社南昌6月15日电 题:民心,红军永远的“根据地”——两张纸条承载的历史密码   新华社记者李松、梅常伟、刘斐   江西瑞金是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诞生地,也是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出发地。   红军时期,严明的纪律不仅确保了红军长征的胜利,也为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人民军队赢得了广泛声誉。   6月11日,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