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金融.理财  >> 正文

信用债ETF可质押式回购 多家公募基金将启动申请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证券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3月24日,《证券日报》记者从业内获悉,多家公募机构将于近期启动旗下信用债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作为通用质押式回购担保品的申请。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结算”)3月21日发布《中国结算关于信用债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产品试点开展通用质押式回购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信用债ETF产品试点开展交易所债券通用质押式回购业务,明确了资格标准、申请与受理程序及持续期管理要求等事项。

  产品申请

  要满足五大条件

  据悉,这是自2013年开展政府债ETF回购创新后,中国结算推进基金产品回购试点的新举措。

  根据《通知》,信用债基金产品申请作为回购担保品开展回购业务的,需要符合五大条件:一是其投资标的均为符合相关规定且持续具备回购担保品资格的证券交易所上市债券,不包含可转换公司债券、可交换公司债券、次级债券;二是在基金产品投资运作中,不以基金产品持有的债券开展回购融资交易;三是投资标的的信用债发行人不少于30家,单一行业(以证监会门类行业分类)债券规模占比不超过30%,单一发行人债券规模占比不超过10%,债券规模按基金资产实际持仓规模计算;四是基金产品的做市商或流动性服务商家数不少于5家;五是基金产品资产净值不低于20亿元人民币。

  不过相关资格申请并不是“一劳永逸”,持续期管理同样重要。《通知》显示,如果基金管理人或基金经理被监管机构或自律组织通报发生风险或存在违规行为、基金产品连续3个自然月日均资产净值低于2亿元人民币、基金份额交易价格偏离基金净值幅度超过5%等情形发生,中国结算将根据具体风险情况对信用债基金产品折扣系数取值进行下调或取消其回购担保品资格。

  目前,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基金”)、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富通基金”)等公募机构已表态旗下产品符合条件。按照《通知》中产品规模不低于20亿元的要求初步筛选,除上述公募机构外,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方达基金”)、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时基金”)、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公募机构旗下产品规模也满足要求。

  Wind资讯数据显示,平安基金旗下公司债ETF规模超百亿元。平安基金相关人士表示:“经公司评估,旗下公司债ETF符合进入债券通用回购质押库的要求。若后续产品正式纳入质押库,投资者可利用该基金质押融资,借助资金杠杆来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海富通基金相关人士也表示:“海富通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符合回购质押库纳入条件。”

  信用债ETF吸引力

  或进一步提升

  在多位公募机构人士看来,信用债ETF开展通用质押式回购业务,将带来多重积极影响。

  易方达基金固定收益特定策略投资部总经理李一硕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举可以为场内投资者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升二级市场流动性;同时,对提升信用债ETF的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博时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基金经理张磊认为,信用债ETF被纳入回购质押库,将极大增强产品吸引力,便利各类投资者参与,有望进一步推动信用债ETF规模增长。

  “作为场内ETF的一个创新品种,信用债ETF具备诸多优势。”海富通基金相关人士介绍称,首先,信用债ETF投资交易方便,使用证券账户就可以购买;其次,作为ETF,其投资标的清晰透明,便于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产品底层情况;最后,信用债ETF支持场内“T+0”回转交易,更利于投资者进行股债等大类资产的灵活切换。

  展望未来,李一硕建议,可推动培养更加成熟的ETF做市商生态圈,进一步提升ETF场内流动性,降低交易成本;推动跨市场ETF产品的开发,打通银行间市场与交易所市场,进一步提升投资者资金运用的效率与灵活性。(来源:证券日报

相关新闻
1849只公募产品上半年平均管理费收入同比下降17%

公募基金产品的2024年中期报告正在密集披露。相较于去年同期,多只基金收取的管理费下降甚至“腰斩”,《证券日报》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基金管理费的减少主要受到基金管理费率下调和基金规模下降两方面影响。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8月29日记者发稿,已有2000余只基金产品披露了2024年中期报告(剔除数据不完整的基金,剩余1849只),从管理费收入来看,各只基...

债券ETF数量和规模双增 专家称今年市场总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

债券ETF市场喜讯频传。   5月14日,平安基金旗下平安中债中高等级公司债利差因子ETF(以下简称“公司债ETF”)规模突破百亿元,达到100.17亿元,成为全市场规模第三大的债券ETF。同时,今年以来债券ETF市场延续升温势头,产品数量、规模齐扩容,且几乎所有产品均实现浮盈。   具体来看,公司债ETF是国内首只Smart Beta(以确定的规则对成份股进行筛选或对成份股权重...

首只管理费与规模挂钩基金产品出炉 三大浮动费率产品齐齐落地

日前,华夏基金公告称,旗下华夏信兴回报混合基金将于11月1日正式发售,这也是市场上首只管理费与管理规模挂钩的基金。   根据华夏信兴回报混合基金发行公告,这只与规模挂钩的基金产品浮动费率在0.6%至1.2%之间。当产品规模(即前一日的基金资产净值)不超过100亿元时,按照1.2%收取管理费率;超过100亿元时,第一个100亿元按照1.2%收取,超过部分按照0.6%收取。简...

公募行业“新陈代谢”加速 今年以来逾百只基金清盘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清盘和成立数量 数据来源:Wind   伴随着市场震荡,公募基金行业“新陈代谢”有所加速。Wind数据显示,截至记者发稿,今年以来公募基金清盘数量已有118只,多数为规模不足5000万元的“迷你基”。但与此同时,今年以来有454只产品成立,还有205只基金提前结束募集,市场表现“冷热不均”。   分析人士认为,不论是上新还是清盘,都属于正常现象,...

优胜劣汰趋势显现 “迷你基”分化加剧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1日记者发稿,年内已有66只(A/C类合并计算,下同)基金产品清盘,共涉及40余家基金公司,显示出公募基金行业持续推进的优胜劣汰趋势。从原因来看,主要包括触及基金合同相关终止条款以及经持有人大会表决通过两种。但整体而言,基金产品在面临清盘时,多数规模已不足5000万元,成为“迷你基”。   值得注意的是,“迷你基”中,今年业绩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