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金融.理财  >> 正文

人工智能人才成“香饽饽” 企业纷纷亮出高薪“招贤榜”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证券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3月3日,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里巴巴”)旗下淘天有限公司正式启动2026届实习生招聘。据了解,本次实习生招聘预计发放1000多个offer,新增大量人工智能类岗位,其中,算法和人工智能类岗位合计占比近五成,涵盖算法、工程、产品、运营、设计等多个领域。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进入3月份,无论是实习生这样的初级岗位,还是技术工程师、高级管理岗等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中高级岗位,多家公司纷纷亮出高薪“招贤榜”,储备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优秀人才。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现象反映了当前科技行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应用。这些公司通过招聘实习生、技术工程师、高级管理岗等不同层级的人才,旨在构建全面的人工智能技术团队,以推动技术创新和业务升级。这种积极的人才储备策略不仅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技术竞争力,还能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应用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企业高薪招贤纳士

  3月1日,由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指导、南山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向南而行·2024年南山区重点产业链企业暨‘南粤春暖’专场招聘会”在深圳南山金地威新中心举行。在招聘会现场记者看到,多家知名企业设立的招聘台前人头攒动,其中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类岗位的需求尤为旺盛,吸引了众多求职者驻足咨询。

  招聘会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本场招聘会共有112家知名企业参加,共计发布职位1000余个,需求8000多人,招聘对象包括各类创新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新就业形态人才、灵活用工群体,以及高校毕业生和海外留学生等。

  在线上招聘平台,亦有多家知名公司在招聘人工智能相关人才,岗位描述中多出现“高薪急招”字样。

  记者查阅某大型招聘平台看到,京东科技集团的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岗位,月薪为5万元至8万元。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产品经理,月薪为3万元至5万元。腾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人工智能产品总监,月薪为7万元至10万元。对于应届生,该公司也开放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产品经理岗位,月薪为1.5万元至2万元。

  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5新春开工首周人才供需趋势洞察》显示,今年春招季人工智能岗位呈现出“量价齐升”的趋势。从2025新春开工首周新发职位行业增长来看,学术科研、物联网、人工智能位居行业前三,较上年开工首周分别增长51.48%、34.10%和18.25%;从招聘薪资来看,人工智能行业的高薪区间岗位比重较高,20万元以上年薪岗位的占比为58.19%,50万元以上年薪岗位的占比为13.35%,远远超过其他行业。

  多方发力培育人才

  亿欧智库的研究报告预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融入各行各业,到2030年,中国AI领域的人才缺口可能高达400万。

  广州胜天锦华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秦若涵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共同参与。

  目前,各地政府积极出台政策举措,支持培育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例如,3月3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的《深圳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6年)》提出,鼓励本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快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和专业建设,支持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及人才实训基地。加强人工智能终端领域领军人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高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创业团队来深发展。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安居和办公空间支持体系。

  高等院校也在加快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和专业建设。据报道,清华大学决定有序适度扩大本科招生规模,2025年拟增加约150名本科生招生名额,同时将成立新的本科通识书院,着力培养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提升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社会发展需要。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认为,人工智能人才应具备三方面能力:一是扎实的专业知识,涵盖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数据分析等核心领域;二是强大的编程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编程语言实现算法和模型;三是持续学习能力,以此应对不断变化的行业需求。(来源:证券日报

相关新闻
厦门老年大学拟开人工智能班

台海网3月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梁静 通讯员 翁小华)厦门老年大学新学期将于下周一开学,新学期学校将再增开80至100个教学班,并探索创办人工智能、闽南文化等23门短学制课程班。   昨日,全市老年大学和基层老年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回顾总结过去一年全市老年大学及基层教学点工作情况,安排部署新一年的工作任务。

奋进的春天|智启新篇 AI赋能万物生长力

联播+ 从在春晚扭秧歌、转手绢的人形机器人到迎来各行各业接入热潮的国产大模型DeepSeek,再到参与会诊的全国首个AI儿科医生.....人工智能早已悄然融入百姓日常,不断开启我们工作生活新方式。 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与人工智能发展。他强调,我们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 《中国人工智能...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人工智能创新加速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今年以来,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各地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各行业深度融合,为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   今年一开年,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接连取得重大突破。国...

“人工智能+”催生行业新变——中西部多地走访见闻

  新华社南宁2月24日电 题:“人工智能+”催生行业新变——中西部多地走访见闻   新华社记者农冠斌、吴燕霞、谢奔   钢铁厂的转炉被装上“火眼金睛”、医院的AI助手开始“履职”、车间的AI“质检员”实现精准质量把控……记者近日在中西部多地走访发现,以“人工智能+”为引...

人工智能,抢得走咱的饭碗吗

  人类的创造力、情感力和复杂决策力,仍难完全替代     平地一声雷。个把月之间,人工智能模型DeepSeek从线上火到线下,由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俨然改变了现实生活。   放眼一看,你我身边兴许已有了“新同事”。AI司机、AI主播、AI助教、AI医生,乃至所谓的“AI公务员”,都接踵而来,科幻片秒变纪实片。人们在惊奇的同时,也不免有些“破防”: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