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金融.理财  >> 正文

业绩回升!主动权益类基金年内表现亮眼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社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今年以来,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表现亮眼。截至2月14日,年内公募基金产品业绩前50强产品中,有38只主动权益类基金、12只被动指数型基金,多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净值创下基金成立以来的新高。

  与此同时,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跑赢多个主流指数。数据显示,截至2月14日,主动权益类基金年内平均净值增长率为4.06%,跑赢同期上证50、深证成指、沪深300等主流指数,也领先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等成长类宽基指数。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2025年,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改善了市场情绪,提振了投资者信心。权益市场表现向好,投资者风险偏好也有所提升,有利于推动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走强。

  同时,今年国产大模型DeepSeek的横空出世令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备受市场关注。部分涨幅领先的主动权益类基金正是重点布局了AI应用等新兴科技产业领域热门方向。

  一些基金经理抓住市场机会,发挥主动选股能力,适时调整仓位和行业配置,所管理的基金实现较好业绩表现。在今年的主题投资中,不少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基金经理在相关领域选股产生的收益,明显高于行业自身整体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年,相比主动权益类基金,被动指数型基金在业绩表现上更为突出。随着今年主动权益类基金的亮眼表现,不少普通投资者面临选择投资主动权益类基金还是被动指数型基金的抉择。

  主动权益类基金和被动指数型基金有何区别?简单来说,主动权益类基金主要依据基金经理对市场的判断,主动调整投资组合,以追求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被动指数型基金则是以特定指数为标的,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

  在业内人士看来,主动投资和被动投资各有优势。近年来,被动指数产品数量和规模增长迅速,在波动的市场环境中成为不少基民的重要选择。而今年以来,随着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等政策发布,叠加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产业发展趋势,主动权益的投研优势有望体现。

  有市场人士表示,对于主动权益类基金而言,重拾投资者信心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未来如何增强投资者对主动权益类基金的信心,仍是基金管理人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来源:新华社

相关新闻
昔日“团宠”遭弃 公募重仓股腾挪新路径曝光

2024年四季度以来,多只基金抱团重仓的个股出现持续下跌,其中不乏热门的人工智能(AI)标的。机构精挑细选后的抱团重仓股为何持续调整?背后是否有基金减持的因素?昔日备受推崇的抱团股为何遭到抛售?基金又将手里的“投票权”转向哪些新去处?   近日,天相投顾统计的公募基金(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2024年四季报数据揭开了答案一角,部分基金抱团重仓股回调背后...

百亿基金经理“洗牌” 债券型管理人频入围

2024年以来,基金经理团队和结构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数据显示,目前共有628位非货类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均超百亿元,相比去年底有所扩容。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扩容来源于百亿债券型基金经理的明显增长,甚至覆盖了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经理数量的减少。   与此同时,在公募配置不断倾斜以及基金公司人才培养“老带新”路径下,不少“新人”基金经理正在逐渐成为“百亿圈”...

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购等事项 基金经理调仓动作曝光

近日,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购股份等事项,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情况随之浮出水面。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中欧基金葛兰、睿远基金赵枫、招商基金朱红裕、易方达基金萧楠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近期均有调仓动作,涉及九洲药业、东阿阿胶、伟明环保、中钨高新等个股。   赵枫、朱红裕最新动作   1月10日,低碳环保服务商伟明环保披露了关于回购股份事项前十大股东和...

开年以来逾60只公募基金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

新年伊始,基金经理的变更公告频频发布。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月8日,超过60只公募基金发布了变更基金经理公告,涉及近40名基金经理和26家机构。   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公募基金变更基金经理属于常态,尤其是在岁末年初之际,基金经理变更可能与产品业绩变动、培养新人或个人原因有关;公募基金人才建设更注重团队体系化发展,避免个人因素,坚持...

基金经理突破3600人 离职减少“公奔公”成趋势

证券时报记者 吴琦 公募基金经理的总人数仍在不断攀升。截至2023年底,公募基金经理人数攀升至3663人。与此同时,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队伍人数不断增多的公募基金经理变动已经成为常态。 2023年全年有320位基金经理离任,自2016年以来首次出现下滑,虽然基金经理离职人数仍居高位,但是并未随着总人数的增加和震荡行情而出现继续攀升的趋势,这或许意味着基金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