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金融.理财  >> 正文

年内超2185亿港元回购资金涌入港股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证券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今年以来,港股公司回购家数和金额均创同期历史新高。据Wind统计,2024年以来,港股回购金额达2185.58亿港元,同比增长超150%,2023年港股回购金额为1269.01亿港元;共有250家港股上市公司进行回购,去年同期只有160家。

  值得一提的是,在9月12日以来的持续反弹以及近日波动行情下,港股市场大手笔回购仍然频现,而大手笔回购集中于腾讯控股、汇丰控股、美团-W等行业巨头。机构认为,港股回购潮汹涌,一定程度上传递出市场对港股未来走势的信心。港股市场近日的波动符合市场预期,波动过后估值修复行情有望持续。

  年内回购金额同比增超150%

  2024年以来,港股上市公司回购活动频繁。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0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2024年以来共有250家港股上市公司进行股票回购,期间累计回购股份数量为79.95亿股,回购总金额达2185.58亿港元。2023年同期,港股市场共计160家上市公司进行股票回购,期间累计回购股份数量为57.62亿股,回购金额累计为864.03亿港元。

  对比来看,2024年以来,港股市场进行股票回购的上市公司数量、回购股份数量、回购金额同比分别增长56.25%、38.75%、152.95%。2024年以来港股回购总金额创历史同期新高,且远远超过2023年全年的1269.01亿港元。

  从月度数据看,年内港股上市公司回购步伐整体呈现波动加速特征。1至9月,港股市场每月回购金额分别为248.58亿港元、65.64亿港元、181.92亿港元、194.35亿港元、193.92亿港元、380.57亿港元、305.36亿港元、233.89亿港元、326.71亿港元。

  行业巨头引领回购潮

  记者梳理发现,各行业巨头引领了2024年以来的港股回购潮,金融蓝筹股和科技股成为回购潮主力军。

  在2024年以来回购金额排名靠前的港股上市公司中,出现了汇丰控股、友邦保险、恒生银行等金融巨头,以及腾讯控股、美团-W、快手-W、小米集团-W等互联网科技领域巨头。此外,长实集团、药明生物、百胜中国、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等各个领域“领头羊”的回购金额也排名靠前。

  在2024年以来进行股票回购的250家上市公司中,有55家回购金额超过1亿港元,13家超过10亿港元。其中,回购金额突破100亿港元的4只个股分别是腾讯控股、汇丰控股、美团-W、友邦保险,期间回购金额分别为905.58亿港元、347.04亿港元、281.58亿港元、244.21亿港元,在同期港股市场回购总额中占比分别为41.43%、15.88%、12.88%、11.17%。

  值得一提的是,在9月12日以来的持续反弹以及近日波动行情下,港股市场大手笔回购仍然频现,而大手笔回购依然集中于各行业巨头。

  据Wind统计,9月12日以来,有12只个股期间累计回购金额超过1亿港元。其中,腾讯控股、汇丰控股、美团-W期间累计回购金额排名前三,分别为111.60亿港元、48.46亿港元、22.90亿港元。

  修复行情有望持续

  机构认为,港股回购潮一定程度上传递出市场对港股未来走势的信心。港股市场近日的波动符合市场预期,展望后市,波动过后估值修复行情有望持续。

  “未来国内政策组合拳发力,叠加海外流动性持续改善,或支撑港股继续上行。”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荀玉根表示,国内方面,9月底以来政策明显转向积极,随着政策组合拳的不断出台落地,未来国内宏微观基本面有望逐步改善。海外方面,美联储降息已落地,后续外资或阶段性回流。考虑到美国通胀持续缓解的大背景仍然不变,美国经济预期仍有走弱风险,美联储降息不仅有助于改善国内宏观流动性,还可能致使灵活型外资在短期回流。

  中信证券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徐广鸿判断,对于港股,逼空交易推动上涨的最快阶段或已过去,但在政策逐步落地且投资者情绪依旧兴奋的背景下,港股难言已阶段性触顶,其估值修复行情有望延续至11月初。

  交银国际首席策略分析师蔡瑞也认为,在市场短期快涨的情况下,出现波动是市场正常技术性调整的一部分。政策支持之下,不改港股整体向上趋势。

  对于当前港股的投资方向,徐广鸿表示,成长风格料继续跑赢红利策略。徐广鸿建议关注两大主线:一是受益于货币宽松、地产和提振资本市场政策持续落地的非银金融板块;二是估值修复有望延续的消费和科技相关行业,例如,互联网、生物科技、教培、消费电子。

来源: 中国证券报

相关新闻
香港高息存款隐性门槛多 专家称成本、汇率、合规等均须考虑

近日,中国香港存款利率不断攀升,部分大型银行推出了港元、美元存款福利活动,最高利率可达6%。不过,看似很有吸引力的高息存款产品不仅设定一些门槛,同时也隐藏着一定的风险。   在业内人士看来,赴港存款面临的问题很多:一是个人的时间和成本问题,二是外汇额度问题,三是汇率变动风险。总之,储户要综合考虑自身条件,包括赴港办理存款是否方便、能否承受汇率...

8月以来超300亿元增持回购资金进场传递信心

今年8月以来,不少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投入巨资增持自家股票,显著提振了投资者信心,大部分公司股价出现止跌企稳迹象,其中多家公司股价上涨明显。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8月以来,61家被增持公司的股价表现超过大盘,占比超过一半;125家已实施回购的公司股价表现好于大盘,占比逾六成。有接受采访的券商人士表示,真金白银增持回购的效果正...

中国平安大股东董事约430万港元买入10万股H股

9月22日,香港联交所消息,中国平安的大股东董事、正大集团资深副董事长兼中国区CEO杨小平通过二级市场买入中国平安10万股H股股票,每股均价43港元,涉资约430万港元。正大集团为中国平安单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6.8%。杨小平表示:“买入平安股票,主要觉得平安目前处于价值低估状态,我对平安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中国平安2022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平安归...

华侨城斥资约18亿港元入股 央企成禹洲地产第二大股东

台海网9月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钟炳祥)厦门在港上市地产公司禹洲地产近来动作频频,继8月21日完成收购恒华集团有限公司全部股权后,该公司近日又引入战略股东——具有央企背景的华侨城(亚洲)控股有限公司。禹洲地产也由此成为国内首家成功携手央企地产公司的香港上市民营房企。   根据日前双方订立的认购协议,禹洲地产将按每股3.96港元的价格配发4.6亿股股份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