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金融.理财  >> 正文

两大千亿元市值巨头筹划合并 船舶板块闻声大涨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证券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9月3日,A股船舶板块开盘大涨,多只“中船系”个股表现抢眼。截至当日收盘,昆船智能涨停,中船科技、中船应急分别大涨9.9%和7.39%,中船防务、久之洋、中国动力涨超4%,中国海防、中船特气、江龙船艇等个股也纷纷跟涨。

  消息面上,9月2日晚间,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同时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公告。为进一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兴装强军主责主业、加快船舶总装业务高质量发展、规范同业竞争、提升上市公司经营质量,中国船舶拟通过向中国重工公司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整合资源强化协同

  中国船舶、中国重工皆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中国船舶整合了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大型造修船、机电设备、海洋工程等业务;中国重工则是全产业链的舰船研发设计制造上市公司,业务涵盖海洋防务及海洋开发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深海装备及舰船修理改装、舰船配套及机电装备、战略新兴产业及其他五大业务板块。

  在此背景之下,中国船舶、中国重工在船舶总装领域业务重合度较高,构成同业竞争。

  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十三五” 以来,国家致力于提高国有资产的效率和回报,通过合并重组减少重复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在船舶制造这一战略性行业,国家期望通过减少内部竞争、增强市场集中度,推动行业整体结构优化。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两大船舶巨头筹划合并,旨在集中优势资源强化自主研发,支撑国家海洋战略与安全。同时,加速船舶总装业务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提升产品竞争力与附加值,进一步巩固中国在全球船舶制造业的领导地位。

  据2024年半年报显示,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总资产分别为1743.42亿元、2019.74亿元。截至9月3日收盘,中国船舶、中国重工的总市值分别为1561亿元和1136亿元。

  郭一鸣表示,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的市值均在千亿元以上,合并后市值将大幅增加,或吸引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市值大增的同时,流动性也或将增强,给企业带来更多的融资机会;此外,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也可能带来新的整合和优化,为新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朱克力看来,两大船舶巨头合并,有望打造出全球领先船舶工业企业,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全球船舶市场的地位和影响力,还将推动中国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重组将整合中国船舶、中国重工的优势科研生产资源和供应链资源,加速推进中国船舶集团内部业务整合,进一步强化主营业务的顶层协调,军船业务将更好协同,民船业务有望形成合力,共拓海外市场。本次重组完成后,中国船舶资产规模、营业收入规模、手持船舶订单数将领跑全球。”中国船舶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行业开启新一轮景气周期

  造船业是典型的周期行业,通常以十年为维度周期波动。截至2024年6月末,克拉克森新造船价格指数达187.2点,同比增长9.5%;全球手持船舶订单量达到2016年以来新高,均标志着全球造船行业开启新一轮景气周期。

  2024年上半年,我国船舶制造业市场份额稳居世界第一。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造船完工量250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4%;新接订单量542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3.9%;截至2024年6月末,手持订单量1.72亿载重吨,同比增长38.6%。我国造船三大指标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5%、74.7%和58.9%。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7月份,中国累计船舶出口3470艘,同比增长28.3%,金额达1736.79亿元,同比增长84.4%。并且本轮周期和上一轮周期的区别在于产能扩张门槛提高,主要新增订单为大型船只、LNG等高附加值船舶,对成本控制和技术优势要求较高。

  中信证券研报显示,2024年开始全球新造船市场将进入“量价齐升”阶段,新船订单价值量有望迎来持续增长,预测2024年至2034年间新造船投资需求约2.27万亿美元,平均每年新船订单需求将达2064亿美元(2009年至2023年平均每年新船订单为918亿美元),其中约60%由船队更新需求推动。

  “整体来看,造船行业目前处于新一轮的景气周期,且预计将持续较长时间,具体还需根据多种因素来综合判断。”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来源: 证券日报

相关新闻
A股现“中期分红潮”:央地国企慷慨派现

随着半年报披露渐入高峰,上市公司中期分红掀起高潮。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0日晚6点,拟进行2024年中期分红的A股上市公司达到276家(含已实施公司,下同),超过了去年中期分红的194家,分红家数创出历史新高。   进一步剖析高分红群体,机械设备、电子、医药生物、汽车、化工等行业公司中期分红积极性较高,其高分红的底气则来自上半年亮眼的“成绩单”。值...

A股成交落入低谷 机构积极看待后市

近段时间,伴随着A股市场的震荡走低,市场成交活跃度也趋向低谷。不过,机构人士表示,当下市场表现受悲观情绪影响较大,但包括宏观经济、企业盈利、增量资金等在内的多项积极信号已有所显现,影响未来市场表现的因素将逐渐回归基本面预期。   市场活跃度近期低迷   8月14日,A股市场成交再度落入低谷。Wind数据显示,全市场成交额当日再度跌破5000亿元。实际上,...

年内1804家A股上市公司实施回购逾1150亿元 远超去年全年水平

7月31日,神马股份、良信股份、夜光明、天融信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股票回购相关公告。今年以来,回购股份的上市公司家数和总金额显著增多。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年内1804家A股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合计回购金额达1152.42亿元。实施回购的公司数量较去年同期的700家增长157.71%,合计回购金额较去年同期的339.45亿元增长239.50%。同时,年内回购的上市公司...

国有六大行2023年度A股分红2454亿元全部“到账”

7月17日,中国银行完成2023年年度A股分红派息,这意味着,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等6家国有大行2023年年度A股分红派息实施完毕,现金红利全部“到账”。   据记者梳理,上述6家银行合计派发2023年年度A股现金红利约2454.02亿元(文中股息、红利均指“税前”金额),与2022年年度A股现金红利2404.85亿元相比,稳中有增。   一...

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收官 661家A股公司预喜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记者发稿,共有1565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剔除亏损企业后,661家上市公司预喜(包括76家略增、182家扭亏、7家续盈、396家预增),预喜比例达42.24%。至此,A股上市公司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收官。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半年业绩预告预喜的公司,其业绩增长的驱动力展现出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