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金融.理财  >> 正文

14家北交所公司上半年全部盈利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上海证券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截至8月15日收盘,北交所共有14家上市企业“晒”出上半年业绩且全部实现盈利,其中半数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

  北交所服务于“更早、更小、更新”创新型中小企业,也是未来隐形冠军和单项冠军的重要孵化市场。上述14家企业超过半数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半年,“小巨人”们重视研发投入、深耕细分赛道,成长性与创新性通过良好的业绩得以彰显。

  14家公司全部盈利

  北交所官网显示,截至8月15日收盘,1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半年报,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全部为正;7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5家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7月,朗鸿科技、惠同新材、广厦环能等3家公司率先“交卷”,报告期内营收、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

  朗鸿科技是首家披露半年报的北交所公司。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6408.14万元,同比增长27.98%;归母净利润2496.19万元,同比增长40.26%。去年同期,朗鸿科技的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均为负数。

  朗鸿科技专注于电子数码设备防盗展示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华为、OPPO、小米、欧尚等均是朗鸿科技合作伙伴。受益于国内消费电子市场复苏,大客户订单较上年同期增加,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8月12日披露半年报的驰诚股份成为目前的“增长王”。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8627.32万元,同比增长14.26%;归母净利润1139.96万元,同比增长224.27%。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驰诚股份主营业务是气体环境安全监测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手握有效专利100项。驰诚股份前期加大品牌宣传和市场开拓的努力在上半年初见成效,同时,公司积极应对市场竞争,优化调整产品销售结构、开拓布局新产品应用领域或场景,多措并举推动了业绩增长。

  专精特新属性明显的企业具有更好的成长性,上述14家公司中有8家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实现增长,其中惠同新材、广厦环能、驰诚股份、汉维科技还是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创新力量彰显

  北交所上市公司重视研发投入,企业普遍将业绩增长与竞争力提升的原因归结为创新驱动,多家公司透露,报告期内取得了新的发明专利或技术突破。

  广厦环能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等三项称号,上半年实现营收3.44亿元,同比增长29.73%;归母净利润9515.33万元,同比增长32.08%;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上半年研发费用为1372.90万元,同比增长22.66%。

  广厦环能主要从事强化传热技术研究及高效换热器的研发生产。公司表示,上半年取得了“壳管式冷凝器”“LNG气化器”等三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并在LNG领域形成新增收入。下半年,公司将加强与各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并拓展强化传热技术的研究及新产品开发。

  驰诚股份及下属子公司上半年获得多项知识产权或产品资质,如有效专利4项、华为鸿蒙智联生态产品技术认证证书(HarmonyOS Connect)1项等,公司还取得了“河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荣誉,体现了公司积极推动产品创新化、国际化、高端化,追求模式创新、产品创新的经营策略。

  在披露半年报后不久,中科美菱便迎来了开源证券、中泰证券、长江证券等36家机构投资者的调研。作为国内较早涉足生物细胞超低温冷冻存储设备的企业,中科美菱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集生命科学仪器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1.47亿元,同比增长1.58%;实现归母净利润1042.68万元,同比增长25.77%;研发投入1743.68万元,同比增长6.04%。

  中科美菱介绍,公司上半年深入研究了极低温制冷技术,在低温换热、压缩机降温、保温材料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在生物样本自动化存储和自动化疫苗接种等方面也取得了明显成效,成功推出全自动生物样本库和自动化疫苗接种工作站。此外,公司自主研发的生物安全柜顺利通过检验,并取得了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中科美菱透露:“后续公司会持续在自动化存取、超低温存储领域进行研发投入,保持公司技术领先优势;同时加大液氮存储技术的研发投入,丰富产品类型和型号。”(来源:上海证券报

相关新闻
综述|美国主要银行去年四季度盈利恶化

  新华社纽约1月12日电 综述|美国主要银行去年四季度盈利恶化   新华社记者刘亚南   美国主要银行12日公布的财报显示,受此前区域性银行危机导致存款保险机构收取额外费用、信贷损失增加等因素影响,美国主要银行2023年第四季度盈利情况恶化。   数据显示,为弥补去年银行业危机期间支出的巨额资金,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去年第四季度向摩根大通等银行收取了...

北交所216家上市公司上半年九成实现盈利

半年报披露落下帷幕,北交所216家上市公司也交出一份亮眼的业绩“答卷”。总体来看,北交所公司上半年展现出良好的经营韧性和发展潜力,九成公司实现盈利,“专精特新”板块呈现聚集效应,创新属性也不断凸显。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北交所上市公司共计实现营业收入770.25亿元,同比增长4.43%;实现归母净利润57.53亿元,同比下降24.93%。其中,六成公司...

一百四十三家北交所公司披露半年报 超九成上半年实现盈利

近段时间,北交所上市公司半年报密集披露。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8月26日,已有143家北交所公司发布半年报,超九成公司上半年实现盈利,其中近10家公司实现净利润翻番。从具体行业来看,机械设备、汽车零部件等行业业绩表现抢眼。与此同时,业绩表现优秀的上市公司也吸引了众多机构上门调研。   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来看,有74家北交所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正增长,...

创业板公司去年近八成实现盈利

据深圳证券交易所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4月28日,已有124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年报。整体来看,2022年创业板公司营收和净利润稳步双增,经营现金流改善明显,近八成公司实现盈利,105家公司盈利超过5亿元,约五成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   数据显示,202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超3万亿元,平均每家实现28.06亿元,同比增长20.43%。   营收方面...

已有83家北交所公司披露年报 超九成拟现金分红

随着北交所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陆续发布,各公司的分红预案也相继出炉。截至4月21日,在已披露年报的83家公司中,75家发布了现金分红预案,占比超过九成,拟分红金额合计达23.61亿元。   对此,北京利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合伙人常春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一方面说明多数北交所上市公司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和充沛的现金流,对公司财务稳健有信心,能与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