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金融.理财  >> 正文

支付牌照累计“缩减”93张 年内7家支付机构“离场”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证券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官网更新已注销许可支付机构名单,武汉市金源信企业服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源信”)正式注销支付牌照。截至7月15日,已确定注销的支付牌照累计达93张。今年年内支付牌照注销数量为7张。

  预付卡类牌照持续减少

  资料显示,金源信于2011年获得央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业务类型为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覆盖范围仅为湖北省,经过2016年、2021年两次成功续展。需指出的是,该张支付牌照有效期至2026年12月份,也就是说,该支付牌照未到期予以注销。

  金源信官网发布的退出公告显示,由于业务转型,经慎重考虑后,决定退出湖北省预付卡市场。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自2024年7月12日起终止新增预付卡发行业务。

  据记者观察,近几年支付牌照中预付卡类牌照一直在“缩减”。从2011年5月份签发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算起,在过去十多年的时间,央行总计发出271张支付牌照。截至7月15日,已缩减至178张,合计注销93张。其中,预付卡类业务占比超八成。比如,2018年共计有9张支付机构牌照注销,业务类型均为预付卡发行与受理。

  在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看来:“当前支付牌照数量的‘缩水’之势将持续,存量支付牌照调整仍处变局之中。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监管环境趋严,合规水平低下的机构再难有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在于市场变化迅速,传统支付业务如预付卡等因未及时转型面临生存挑战。”

  “移动支付崛起和增值服务多样化,让预付卡业务类机构失去优势。从实际情况看,预付卡类业务只有在大型互联网平台或大型商超等,能够掌控场景的机构旗下才能更好地发挥辅助协同作用。展业范围受限、场景有限等因素致使区域性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的支付机构生存艰难,面临‘业务收缩、盈利弱、转型难’等问题,行业优胜劣汰趋势也就成了必然。”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说。

  行业正处调整期

  整体来看,今年已有7家机构注销支付牌照。分别是深圳市银联金融网络有限公司、深圳市深银联易办事金融服务有限公司、银视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银联网络支付有限公司、平安付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北京数字王府井科技有限公司以及金源信。

  经记者查询,年内多张牌照是因合并整合而注销。比如平安付电子支付有限公司合并平安付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获得了央行批准,平安旗下支付牌照由两张合并为一张;北京数字王府井科技有限公司牌照则是由北京理房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合并。合并后,北京理房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支付业务许可证》业务类型增加银行卡收单(北京市)、预付卡受理(北京市)。

  综合来看,支付行业正处调整期。除了支付牌照整合注销,也有支付机构更名。人民银行此前更新了非银行支付机构重大事项变更许可信息,显示已有36家支付机构获批更名,在公司名称中加上“支付”二字。比如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公司名称为银联商务支付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合众易宝科技有限公司变更公司名称为抖音支付科技有限公司等。

  从行业来看,无论是支付牌照合并还是支付机构更名等事宜与监管要求密切相关。比如,《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明确,非银行支付机构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应当遵守非银行支付机构股权管理规定,同一股东不得直接或者间接持有两个及以上同一业务类型的非银行支付机构10%以上股权或者表决权。同一实际控制人不得控制两个及以上同一业务类型的非银行支付机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支付机构密集更名及牌照合并是为了响应监管要求,增强合规性。”苏筱芮认为,今年相关调整仍将持续,支付机构的合规水平会进一步提升。支付机构面对新规,第一,需要建立健全支付相关的内控制度,将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第二,需要仔细梳理及对标支付新规,及时查漏补缺;第三,则需要顺应支付行业在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持续创新支付产品、强化商户管理及需求沟通,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与综合服务能力。(来源:证券日报

相关新闻
央行大消息!直接影响超10亿人

今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为保障《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落地实施,央行起草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央行表示,《条例》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之后出台的金融领域首部行政法规。为适应行业...

中国人民银行拟细化有关规定督促支付机构合规展业

22日,中国人民银行就《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细化、明确了有关规定,督促各支付机构依法合规开展业务,保护用户合法权益,推动支付行业健康发展。   作为支付机构监管的纲领性文件,去年12月发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对支付机构的准入、业务规则、监管职责等作出了总体规定。为保障条例落...

多家支付机构收罚单 专家:违反反洗钱相关规定是主因

连日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多项行政处罚信息。综合近期罚单情况,从处罚形式和违规行为看,多家机构被“双罚”。违规行为类型包括违反机构管理规定;违反商户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违反账户管理规定等。   比如,近期,上海汇付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付支付”)因业务9项违规被没收违法所得91.5万元,罚款3172万元。同时,时任汇付支付聚合支付业务负责...

或曲线“拿下”支付牌照 58同城回应称:不予置评

日前,天眼查显示,第三方支付机构圣亚云鼎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亚支付”)登记了两条股权出质信息,质权人均为58同城旗下公司。业界分析人士认为,58同城或有意通过该形式曲线拿下支付牌照。   8月16日,针对此事,58同城相关负责对《证券日报》记者回应称:“对该事件不予置评。”   圣亚支付牌照处中止状态   具体来看,圣亚支付750万股权被其股东黑龙...

支付服务商备案名单更新 新增5家聚合支付机构

7月17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更新了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名单,新增5家聚合支付服务商完成备案。   业界普遍认为,备案工作是协会组织开展收单外包服务市场自律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有助于协会和监管部门完整准确了解收单外包服务市场发展情况。   478家聚合支付类型机构完成备案   所谓“收单外包服务机构”,是指经市场监管机构或国家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