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金融.理财  >> 正文

1276家公司披露去年投资收益情况 近八成实现正收益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证券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A股上市公司进入2023年年报密集披露期,除净利润之外,公司投资情况也成为投资者关注的指标。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4月10日收盘,A股已有1276家上市公司披露2023年投资收益情况(剔除金融类公司和无投资收益公司)。一方面,有1015家公司去年投资实现正收益,占比79.5%;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公司投资收益为负,从而拖累公司盈利。

  中亲农有限公司总裁支培元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深入分析上市公司年报可以发现,其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对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回报,以及通过股权转让所获得的一次性收益等。

  具体来看,上汽集团2023年度投资收益暂居首位,达149.49亿元,占净利润比重为74.52%。其中,通过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高达107.21亿元。此外,中国移动、中国石油去年的投资收益分别为98.86亿元、95.54亿元,占净利润的比重分别为74.93%、52.99%。

  也有部分公司投资收益为负,进而拖累净利润。例如,传艺科技2023年度投资亏损3578.63万元,其中,期权及期权组合投资亏损2929.37万元,公司去年净利润仅2527.82万元。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如果上市公司过度依赖投资收益,可能会使主营业务发展受到影响。公司在追求投资收益的同时,也应保持对主营业务的重视和投入,确保公司稳健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共有28家房地产公司投资收益为正,仅有两家投资亏损。其中,*ST新联去年投资收益为31.61亿元,净利润为1.37亿元,主要为债务重组产生的投资收益。该公司在年报中表示,该收益无持续性。而除了债务重组产生的投资收益,新城控股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达16亿元。

  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房地产行业具有资金密集、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因此很多房地产上市公司会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融资和投资,以缓解资金压力、降低经营风险。此外,一些房地产公司会通过转让项目、股权等方式获取收益,以应对市场变化。

  (来源: 证券日报

相关新闻
超千家上市公司推出2023年度分红预案

拟分红总金额近1.5万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8日,沪深两市共有1003家上市公司披露2023年度现金分红预案,拟现金分红金额合计约14762.04亿元。其中,贵州茅台、美的集团、中远海控等24家公司分红金额均超百亿元,551家上市公司分红金额均超亿元。   “上市公司分红金额创出新高,表明前期政策引导正逐渐落地生效,连续稳定的分红是上市公司回报股东能力的良...

年内12家上市公司高管被立案调查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6日,今年已有36家上市公司披露公司、实际控制人、高管因涉嫌违法违规而被立案调查。从被调查人的类型分布来看,有12家公司高管被立案调查,调查原因包括内幕交易、短线交易、信息披露违规等。   由于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管是“关键少数”,如何为这些人群打好预防针,防止出现侵害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现象,是资本市场的...

25家公司预告一季度业绩 超八成报喜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6日20时,A股共有25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一季度业绩预告,22家公司预喜,占比88%。从行业角度看,生物医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汽车制造等行业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不俗。   整体业绩良好   在已披露业绩预告的25家公司中,略增5家、扭亏2家、续盈1家、预增14家,整体业绩良好。   在净利润增幅方面,12...

堵住上市公司“圈钱跑路”漏洞

稳定资本市场,必须堵住上市公司“圈钱跑路”漏洞。近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明确提出,防范上市公司大股东绕道减持行为,维护市场信心。   股份减持是股东享有的基本权利,但权利不能滥用。一些企业在登陆资本市场后,不想着好好经营上市公司,总想着持续减持公司股份,套现跑路。近期,更出现了个别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离婚等多种形...

多家公司大股东承诺未来一年内不减持

近日,又有多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密集作出不减持承诺。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3月以来,已有翔宇医疗、万华化学、国新能源、锦江酒店等公司陆续发布了控股股东承诺不减持公告。   业内人士表示,多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自愿作出1年不减持承诺,时间期限远超此前3个月或6个月不减持期限,进一步彰显了大股东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也共筑了一面稳市场的“信心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