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金融.理财  >> 正文

多家上市公司 加码布局新型储能赛道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证券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在去年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进入2024年,多地将新型储能确定为重点发展产业。特别是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业界普遍预期,我国新型储能市场规模2024年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而在此背景下,多家上市公司加码布局新型储能赛道。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发展新型储能”。

  此外,广东、浙江等地也将“新型储能”写进了地方政府报告中。以广东省为例,其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23年广东省组建全国唯一的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创新中心,新型储能在建项目100个、总投资2290亿元,成为全国储能电池产业配套最全的地区。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2月份发布的《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电源侧新型储能建设,鼓励新能源企业通过自建、共建和租赁等方式灵活配置新型储能,结合系统需求合理确定储能配置规模,提升新能源消纳利用水平、容量支撑能力和涉网安全性能”。

  “新型储能技术具有高效、清洁、灵活的特点,相较于传统的储能技术,其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快的充放电速度和更低的维护成本,能够与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等结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弘阳太阳能创始人刘继茂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未来,新型储能产业仍将继续蓬勃发展。

  为抢抓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机遇,开年以来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加码新型储能及相关项目,积极布局新型储能领域。

  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新型储能技术的进步和政策支持,为储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保障,因此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加大在新型储能领域的投资和布局。”

  首航高科日前发布公告称,为加快新型储能项目资源开发、投资、建设,公司将与肥城经开区下属公司山东肥城经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作为山东肥城100MW/400MWh新型压缩二氧化碳熔盐储能项目的主体,项目投资达8亿元。

  首航高科表示,此次协议的签订有利于加强公司在新型储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确立公司在新型储能领域的先发优势,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符合公司新能源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将为公司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新中港1月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投资建设储能电站“嵊州市开发区储能示范项目”,规划容量为100MW/220MWh(交流并网点处),项目投资总额约3.93亿元。公司表示,新型储能作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装备基础,对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保障能源安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惠城环保、新筑股份等上市公司也相继发布了与新型储能相关的业务布局公告。

  (来源: 证券日报

相关新闻
上市公司股份回购 热情持续高涨

A股上市公司回购热情持续高涨,不断向市场传递“稳预期、强信心”的积极信号。3月4日晚间,又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最新回购进展。其中,沪市主板有三家公司公告回购计划,合计拟回购金额为1.7亿元至3.3亿元;深市方面,歌尔股份、国轩高科、三花智控已实际回购金额分别约为5.97亿元、2.40亿元、2.56亿元;朗鸿科技、田野股份等多家北交所上市公司也于3月4日晚间披露了股...

今年以来四十余家上市公司定增项目落地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A股市场已有40余家上市公司的定增项目落地,实际募资总额超400亿元。从定增公告来看,公募机构仍是定增市场的重要主力军,年内已有华夏、财通、鹏华等九家基金公司旗下的50余只产品参与其中。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2024年权益市场企稳复苏,定增市场的整体收益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扶优限劣的监管政策也有助于再融资市场环境进一步规范...

生猪养殖上市公司去年业绩普遍预亏

5794万吨   2023年生猪市场供应充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年猪肉产量5794万吨,比上年增长4.6%,处于2015年以来最高水平。   ● 记者 何昱璞 见习记者 杨梓岩   截至目前,A股15家生猪养殖公司均披露了2023年生猪销售情况,累计出栏约1.45亿头猪,同比增长超15%。从销量看,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位列前三。2023年,上市生猪养殖公司生猪销量同比上涨,但...

国资委:量化评价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场表现

“在前期试点探索、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坚持过程和结果并重、激励和约束对等,量化评价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场表现,客观评价企业市值管理工作举措和成效,同时对踩红线、越底线的违规事项加强惩戒,引导企业更加重视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和市场表现,传递信心、稳定预期,更好地回报投资者。”国务院国资委1月29日在中央企业、地方国资...

国资委将全面实施“一企一策”考核

“2024年,在前期试点探索、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国资委将全面推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这是《证券日报》记者在国务院国资委1月29日召开的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考核分配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的信息。   本次会议在总结2023年国资国企考核分配工作基础上,研究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袁野表示,锚定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