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金融.理财  >> 正文

增持回购近2000亿元 产业资本真金白银传递市场信心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今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震荡,但产业资本纷纷行动,拿出大笔真金白银掀起增持回购潮。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5日记者发稿,今年以来已有逾千家公司发布了股票回购预案,拟回购金额上限合计超1200亿元。同期,有超过300家公司发布股东增持计划,拟增持金额上限合计达709.28亿元。上述两项合计超过1900亿元。业内专家表示,产业资本掀起的回购增持潮展示了其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和长期价值的高度认可,有利于传递市场信心,助力市场情绪改善。

  产业资本竞相增持回购

  11月14日,陆家嘴公告称,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及中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公司控股股东上海陆家嘴(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拟自2023年11月13日起12个月内通过上交所允许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等)增持公司A股和B股股份,增持总金额不低于10亿元(含本数),不超过20亿元(含本数)。

  同日,东方雨虹公告称,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和对公司长期价值的高度认可,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3亿元至6亿元回购部分公司A股股票,用于后期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此外,当日还有呈和科技、斯瑞新材等数十家公司披露了回购和增持进展。

  今年尤其是8月份以来,包括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大股东等在内的产业资本积极行动,使用真金白银掀起增持回购潮。增持方面,Wind数据显示,截至记者发稿,今年以来,已有318家公司发布股东增持计划,拟增持金额上限合计达709.28亿元,其中还有多家公司不止一次发布股东增持计划。按照增持计划,增持实施时间大都在6个月至12个月,但记者发现,包括永泰能源、四川路桥、杭州银行等在内的多家公司股东不到3个月就完成了增持。

  回购方面,截至记者发稿,今年以来已有1160家公司发布了股票回购预案,拟回购金额上限合计达1200.38亿元,其中多家上市公司年内回购次数超过两次(含)。海尔智家、格力电器、宁德时代、宝钢股份等4家公司拟回购金额位居前茅,均为30亿元,此外,还有上汽集团、荣盛石化、中国石化等约20家公司拟回购金额超过10亿元(含)。从回购进展来看,今年共有1203家公司完成股票回购,期间回购数量合计为716231.59万股,合计回购金额达728.08亿元。其中,牧原股份、荣盛石化、盐湖股份、韦尔股份、海康威视、宝钢股份、中联重科等6家公司年内股票回购金额均已超过10亿元。

  央国企轮番接力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央企、国企轮番接力,大手笔增持回购频现。尤其是10月以来,以汇金公司增持四大行为始,央企、国企领衔A股上市公司回购增持潮。

  国有四大行集体此前发布关于控股股东增持本行股份的公告,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对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增持2488.79万股、3727.22万股、2761.12万股、1838万股A股股份,拟在未来6个月内(自本次增持之日起算)以自身名义继续在二级市场增持本行股份。

  随后,中国移动、中国电建、中国铁建、中国石化、中远海控、三峡能源、中煤能源、海康威视、华润微、宝钢股份等10家中央国有上市企业集中发布增持或回购(进展)公告。其中,宝钢股份拟用不超过30亿元的自有资金,以不超过8.86元/股的价格回购公司A股股份;中国移动称,2022年1月21日至2023年10月16日期间,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移动集团累计增持金额约15.14亿元(不含佣金及交易税费),已超过增持计划下限的50%。中国移动集团将继续实施增持并在2023年12月31日前完成增持计划。

  另外,中国建筑、国电电力、中国核电、中国神华、中国铝业、国电南瑞、内蒙华电等7家央企上市公司也披露增持或回购公告,增持或回购金额均在亿元以上。其中,中国建筑控股股东中建集团拟在6个月内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A股股份,增持总金额5亿至10亿元;中国神华控股股东国家能源集团公司计划在12个月内,通过其全资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增持公司A股股份,增持金额5亿至6亿元;中国核电控股股东中核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不超过5亿元;国电电力控股股东国家能源集团公司计划在12个月内,通过全资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为3亿元至4亿元。

  从今年的回购增持数据来看,金额名列前茅的有不少为央国企上市公司,其中,宝钢股份、国电南瑞等多家公司拟回购金额均超过10亿元,从已完成回购情况来看,年内股票回购金额上亿元的公司中也出现了多家央国企的身影。

  有望提振市场信心

  业内专家认为,今年以来持续的回购增持潮展示了产业资本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和长期价值的高度认可,有利于传递市场信心,助力市场情绪改善。

  长城证券分析师汪毅在研报中指出,从个股的情况来看,8月以来的新一波“回购潮”中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征。一是宣布回购计划的机构重仓股数量较多,包括宁德时代、格力电器、宝钢股份、中国石化、东方财富、阳光电源、韦尔股份、海天味业等,均是各行业的龙头标的。二是宣布回购计划的央企国企数量较多。在市场仍未走出底部区间的情况下,这些重仓股以及央企国企宣布回购计划,不仅有助于稳定股价,更能起到传递积极信号、稳定市场并提振市场信心的作用。

  中信证券则表示,8月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A股市场情绪低迷、持续震荡。在这一底部区间,央企频发增持、回购计划,展示了央企股东和管理层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和长期价值的高度认可,是积极稳定资本市场的重要举措。

  “从资本市场建设角度看,股份回购是维护公司投资价值、丰富投资者回报机制的重要手段。未来A股市场回购有望呈现几个趋势:一是制度政策端或进一步优化。后续政策层面有望继续加强对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支持。二是资本市场回报能力有望提升。政策支持叠加市场生态变化下,A股市场有望逐步建立起重视股东回报的市场氛围,投资者关注实施回购的上市公司也有助于带来回报与资产价格的正向反馈。”中金公司分析师伊真真表示。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相关新闻
今年前10个月台湾上市公司营收同比减少10.15%

中新社台北11月13日电 (记者 陈小愿)台湾证券交易所13日发布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至10月,台湾上市公司营收总计303752亿元(新台币,下同),较去年同期减少10.15%,营收增长公司共339家、衰退公司共650家。   该交易所当天发布新闻稿显示,10月,台湾上市公司营收34885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41%,主要衰退产业为航运业、运动休闲业、水泥业。   10月,台湾营收增长...

积极信号!IMF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11月7日,IMF官网发布最新预测称,中国实际GDP在2023年将增长5.4%,2024年增速为4.6%。相较于其10月“世界经济展望”的预测值,目前2023年和2024年的预测值均上调了0.4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有望实现政府2023年的增长目标,反映出新冠疫情后的强劲复苏。”IMF表示。   对此,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目前我国正在面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转型期,...

中上协:近六成上市公司三季度营收正增长

11月6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上市公司2023年三季报经营业绩概述显示,截至10月31日,除公告延迟披露和退市公司外,我国境内股票市场共5293家上市公司披露2023年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近六成公司营收正增长,上市公司整体经营业绩持续恢复向好,边际改善明显,企稳回升趋势逐步显现。   整体来看,近六成公司营收正增长,整体经营业绩加快向好。2023年前三季度,...

5000多家公司发布三季报——上市公司多项指标变化积极

截至10月31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共5078家公司披露三季度业绩报告。在一系列稳经济、保民生、促消费政策的有力支撑下,沪深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整体迈入边际修复轨道,多个行业、多项指标出现积极变化。前三季度上市公司积极投资扩产,营业收入整体保持增长态势,龙头公司表现稳健,消费主引擎作用显著,上市公司经济“动力源”作用明显。   经营业绩逐步修复   ...

A股市场回购增持潮彰显后市信心 拟回购资金上限合计逾千亿元

今年以来,A股市场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回购增持潮,大批上市公司及其股东不断用真金白银彰显市场信心。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记者发稿,年内已有近500家公司发布回购预案,拟回购资金上限合计超千亿元,逾千家公司完成回购。同期有460多家公司发布股东增持计划,拟增持金额上限逾600亿元。业内专家表示,回购增持可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市场信心,同时也是经济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