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被誉为“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是业内公认的新黄金赛道,以凯赛生物、华恒生物、华熙生物等公司为代表,科创板生物合成企业抢占先机,快速发展。
国内合成生物企业发展初具规模
据了解,合成生物学广义是指通过构建生物功能元件、装置和系统,对细胞或生命体进行遗传学设计、改造,使其拥有满足人类需求的生物功能,甚至创造新的生物系统。合成生物学是兼具颠覆创新、巨大需求与社会价值的前沿科技产业之一。
自Amyris在2010年成为全球合成生物学领域首家上市公司后,国内外合成生物学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相继上市。作为领域内的开拓者,科创板首家合成生物企业凯赛生物已成长为具有代表性的平台型生物制造公司,在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生物基戊二胺和生物基聚酰胺行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较为突出。早在2016年,凯赛生物的生物法长链二元酸产品就实现了对化学法相同产品的替代,在全球市场处于主导地位,在产产能近年全球市占率超过50%,并于2018年被工信部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
此外,华恒生物突破厌氧发酵技术瓶颈,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微生物厌氧发酵规模化生产L-丙氨酸产品,丙氨酸系列产品生产规模位居国际前列,L-丙氨酸产品被认定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华熙生物已开展多种生物活性物的研究项目,在透明质酸酶、硫酸软骨素、肝素、胶原蛋白、麦角硫因、人乳寡糖等产品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构建了领先的人乳寡糖物质库,实现了红景天苷、白藜芦醇、β-胡萝卜素和虾青素的生物合成,为丰富抗氧化剂产品管线奠定了基础。
资本市场为新兴产业点燃发展引擎
资本市场是助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重要杠杆,是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凯赛生物首发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包括凯赛(金乡)生物材料有限公司4万吨/年生物法癸二酸(DC10)项目、生物基聚酰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凯赛(乌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长链二元酸和2万吨长链聚酰胺项目,有力支撑企业迈入发展新阶段。
无独有偶,华恒生物在登陆科创板之后,加快实施募投项目,持续扩充产品矩阵,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并拟通过融资扩大产能,在赤峰基地启动建设年产5万吨生物基丁二酸及生物基产品原料生产基地项目,在秦皇岛基地实施年产5万吨苹果酸项目,推动合成生物学技术在化工、材料、食品等领域拓展。
“有了科创板的资本助力,就更要求创业者和团队沉下心来,在基础技术和产业转化上持续投入和积累。”凯赛生物董事会秘书臧慧卿称,上市以后,公司与上下游产业链的业务对接也变得更加顺畅,同时凯赛生物在科创板的上市也为资本市场提供了一个认识合成生物和生物制造的窗口,越来越多该领域的公司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关注和支持。
科创板企业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
立足科技前沿,3成科创板公司的产品或在研项目在行业内具有首创性。如电气风电的“EW11.0-208风机”刷新全球已并网运行风机的单机容量记录;天合光能的“210mm×21mm高效i-TOPCon电池”的最高电池效率达到25.5%,创造了大面积产业化N型单晶硅i-TOPCon电池效率新的世界纪录。
同时,科创板公司推进基因技术、合成生物、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布局,例如,凯赛生物利用高通量研发设施突破重大产业化技术瓶颈,建立合成生物学全产业链的研发和生产设施;云从科技拥有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技术方向上覆盖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全领域。
市场人士表示,近两年大批初创型合成生物公司在资本市场得到了投资人的青睐,“科技-产业-资本”的循环在合成生物领域得到充分体现。(来源: 经济参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