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金融.理财  >> 正文

公募基金规模站稳27万亿元 指数型基金大放异彩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上海证券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截至三季度末,公募基金规模站稳27万亿元。在震荡的市场行情中,权益类基金整体规模较为平稳,其中指数型基金成为资金重要配置工具,规模逆势增长。与此同时,多只主动量化基金也吸引了大量资金申购。

  公募基金规模整体平稳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10000多只基金(样本为所有披露2023年三季报的10764只基金及404只未披露2023年三季报的基金)合计规模达27.21万亿元,较二季度末略微减少约1600亿元。但拉长期限来看,公募基金最新规模较去年四季度末增长1.47万亿元。

  从不同基金类型来看,截至三季度末,股票型基金规模为2.84万亿元,较二季度末增长1292.82亿元。债券型基金规模也实现正增长,较二季度末增长1488.95亿元。此外,QDII基金、商品基金规模也有所提升。

  从基金管理人管理规模来看,剔除货币型基金后,管理规模排名前三的基金公司分别为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规模分别为1.04万亿元、8543.63亿元、6978.91亿元。此外,富国基金、招商基金、嘉实基金、南方基金、博时基金等管理规模也超过5000亿元。

  其中,多家基金管理人三季度非货基金规模实现逆势增长。一方面,多家重点发力ETF的基金公司规模有所增长。具体来看,和二季度末相比,三季度华泰柏瑞基金非货基金规模增长452.51亿元,华夏基金非货基金规模增长418.67亿元。此外,嘉实基金、国泰基金非货基金规模增长均超50亿元。

  另一方面,部分中小基金公司“迎头赶上”,非货基金规模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例如,截至三季度末,金鹰基金非货基金规模为468.28亿元,较二季度末增长109.28亿元。泰信基金、国金基金三季度非货基金规模增长也超过百亿元。此外,达诚基金非货基金规模从11.76亿元增至33.6亿元,同比增长超180%。

  从规模增长原因来看,部分中小基金公司旗下部分债券型基金较为出彩,凭借平稳向上的净值曲线吸引大量投资者申购。例如,截至三季度末,泰信添鑫中短债规模接近170亿元,而今年二季度末其规模不到50亿元。亦有基金公司旗下主动量化基金强势吸金,例如国金基金旗下多只主动量化基金规模实现爆发式增长,基金经理马芳管理规模已超过200亿元。

  指数型基金备受青睐

  从权益类基金规模变动来看,三季度权益类基金规模整体缩减2333.86亿元,主要是混合型基金规模有所减少。和二季度末相比,混合型基金规模减少3626.68亿元。股票型基金规模增长1292.82亿元,其中指数型基金尤其受青睐,规模增长1738.8亿元。

  指数型基金已成为资金的重要配置工具。截至10月24日,今年以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净申购额均超过500亿元。易方达创业板ETF、易方达沪深300ETF、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等净申购额均超百亿元。

  多只“巨无霸”ETF诞生。截至10月24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接近1200亿元,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规模也在900亿元以上。此外,华夏上证50ETF、南方中证500ETF、易方达创业板ETF等多只ETF规模均在300亿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机构借助ETF入市。以工银瑞信中证消费龙头ETF为例,截至10月24日,基金场内份额前十名持有人中有9个机构投资者。此外,10月23日晚间,中央汇金发布公告称,当日买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并将在未来继续增持。在业内人士看来,后续ETF将持续为市场带来活水。据统计,10月8日以来,超10家基金公司集中上报ETF,数量超过15只。

  摩根资产管理中国首席执行官王琼慧表示,目前中国市场处于被动指数投资兴起的第一阶段,这两年ETF规模增长很快,这是符合全球被动指数投资发展逻辑的。由于这两年A股市场获取主动阿尔法收益较难,所以被动投资兴起,同时市场上已经出现大量配置型的资金,不管是机构还是个人投资者,都开始积极寻找一些配置型的投资工具。

  多只主动量化基金规模也实现增长。其中,国金量化多因子、国金量化精选、国金量化多策略等三季度规模增长超30亿元。此外,中信保诚量化阿尔法、长信量化多策略等规模增长在8亿元以上。

  此外,部分长期业绩较为亮眼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也较受投资者青睐,规模持续增长。以徐彦管理的大成睿享为例,截至三季度末,规模为73.83亿元,较二季度末增长超6亿元,如若和一季度末相比,规模增长超30亿元。类似的还有,截至三季度末,郑青、董辰管理的华泰柏瑞鼎利规模为140.86亿元,较二季度末增长约9亿元。(来源:上海证券报

相关新闻
银行1折费率卖基金 以价换量还是噱头营销?

近期,多家银行公告称,对部分代销公募基金产品开展费率优惠,申购、定投费率打1折。   北京地区多家银行的理财经理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下半年以来,基金销售规模下降极其明显。   多位受访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商业银行采取费率打折的促销方式,主要是为了维护或者扩大代销份额,也为了获客活客,但是,通过费率打折扩大基金代销规模并非易事。未来银行需要...

“李鬼”频频冒充机构实施诈骗 多家公募火速打假

10月11日,泓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泓德基金”)发布公告称,近期泓德基金发现有不法分子冒用“泓德”“泓德合办”及其工作人员名义,通过诱导投资者点击来源不明链接及下载手机客户端(App)等出售产品,进行非法集资诈骗活动,骗取投资者钱财。对于这一“李鬼”现象,泓德基金提醒投资者对非法活动要保持警惕,维护好自身权益。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

市场需求催热公募基金多资产配置 公募债基规模连续7个月上升

9月6日,多年主打权益产品的知名基金公司睿远基金入局债券基金市场,发行旗下首只债基睿远稳益增强30天持有债券基金。   据记者了解,此只债基产品是睿远基金固收团队规划发行,侯振新拟任基金经理。侯振新有多年固收投资经验,2022年6月份从东证资管加入睿远基金,彼时任东证资管私募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经理,现任睿远基金固收研究部联席总经理。   为了体现对该产...

公募基金规模持续上涨 首次超过银行理财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25.34万亿元,而同期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为27.69万亿元,公募基金规模首次超过银行理财规模。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居民财富结构的变化,保本保收益的时代或将远去,大资管竞争可能加剧。   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超28万亿元   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3...

公募基金解读超预期“降息”:鼓励更多信贷需求 可多关注红利资产配置

为对冲税期高峰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近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开展401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和204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5%、1.80%,上次分别为2.65%、1.90%,随后各期常备借贷便利利率也跟随下调10个基点。   本次政策利率三个月内第二次下调。多家公募基金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8月份超预期“降息”,旨在释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