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金融.理财  >> 正文

4只科创100ETF正式纳入融资融券标的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证券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10月16日午间,有市场消息称,银华上证科创板1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银华上证科创板100ETF”)正式纳入融资融券标的。

  融资融券是指券商出借资金供投资者买入证券或出借证券供投资者卖出。投资者可通过融资融券对ETF产品进行融资买入或融券卖出,以满足多样化的投资需求。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该产品有望迎来更多交易资金、更高的交易活跃度和流动性。

  事实上,全市场共有4只跟踪科创100指数的宽基指数ETF,分别为博时上证科创板1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博时上证科创板100ETF”)、银华上证科创板100ETF、鹏华上证科创板1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鹏华上证科创板100ETF”)、国泰上证科创板1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国泰上证科创板100ETF”),这4只产品均为首批科创100ETF,成立日均为2023年9月6日。

  上述4只产品的基金管理人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称,公司旗下跟踪科创100指数的宽基指数ETF均已纳入融资融券标的。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首批4只科创100ETF基金建仓期间超额收益显著。鹏华上证科创板100ETF基金经理苏俊杰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相对于科创50,科创100具有市值更小、弹性更大、成长性更强等特点,当前估值压缩程度也更大,未来有望转化为更高收益。”

  博时上证科创板100ETF基金经理唐屹兵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创100拥有质优量足的以技术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成分股公司有效的专利总数超6万件,科技创新能力尤为突出。另外,当前科创100指数整体研发强度处于市场前列,未来随着指数成分股逐步将创新投入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指数亦有望迎来快速成长期。”

  “随着全球科技浪潮的持续,我国科技发展力度提升,科创板100的估值存在进一步上升空间,可积极关注科创板100ETF投资机会。”国泰上证科创板100ETF基金经理王玉进一步称。

  记者从公募基金处获悉,首批科创100ETF联接基金及第二批科创100ETF即将获批,近百亿元增量资金有望给科创100ETF带来超额收益。

  (来源: 证券日报

相关新闻
机构借道ETF抄底 港股反弹要来了?

近日,港股市场渐显暖意,华夏恒指ESG ETF获得近67亿港元的大额净流入。此外,恒生中国企业ETF、恒生互联网ETF也获得资金申购。   港股反弹要来了?   巨额资金“抄底”   近一周,港股走出反弹之势,机构资金已提前埋伏。港交所披露的数据显示,10月3日,华夏恒指ESG ETF获得净流入近67亿港元。当日,该ETF二级市场价格下跌2.83%,但基金净值规模却大幅飙升。...

境内ETF总规模逾2万亿元 外资机构配置热情高涨

今年以来,境内ETF规模和数量屡创新高。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ETF总规模已超过2万亿元,数量达849只。同时,今年以来已新成立百余只ETF,ETF净流入资金超过4000亿元,其中宽基ETF净流入2285亿元,宽基指数ETF规模已达8500亿元,占权益ETF比重超过一半。   2023年公募基金中报数据显示,外资机构配置境内ETF的积极性不断提高,13家合格境外投资者进入百余只权益ET...

ETF总规模已超2万亿元 主流宽基指数ETF成为外资配置标的

截至目前,ETF总规模已超过2万亿元,数量达到849只。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境内ETF规模、数量屡创新高,已有百余只ETF新成立,年内ETF净流入资金超4000亿元。其中,宽基ETF净流入2285亿元,宽基指数ETF规模已达8500亿元,占权益ETF比重超过一半。   2023年公募基金中报数据显示,外资机构配置境内ETF的积极性不断提高,13家合格境外投资者进入百余只权益ETF的前...

金力股份撤回科创板IPO申请 身陷多起专利诉讼 实控人及控股股东对外大额负债

身陷2.8亿元专利诉讼、实控人及控股股东对外负债超3亿元……面临多重压力的河北金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力股份”)近日主动撤回了科创板IPO申请,引发市场关注。上交所官网显示,因金力股份及其保荐人海通证券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根据相关规定,上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9月25日,金力股份证券事务部一位工作人员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公司撤回上...

君联资本等入局的天星医疗:市占率仅3%,拟“圈钱额”约为总资产3倍

近日,成立仅6年半多时间的北京天星医疗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星医疗”或“公司”)提交科创板上市申请。   天星医疗是一家运动医学创新医疗器械企业,主要从事运动医学植入物、有源设备及耗材,以及手术工具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为患者和医生提供运动医学整体临床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2020年-2022年以及2023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640.72万元、7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