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金融.理财  >> 正文

月内79家北交所公司获机构调研 转板意向成关注重点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证券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自证监会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又称北交所“深改19条”)以来,北交所公司关注度日益提升,机构调研纷至沓来。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9月27日,9月份以来,79家北交所公司受到机构调研(含业绩说明会),环比大幅增长。

  在调研中,公司转板安排成为机构关注点,至少33家公司被问及是否有转板安排或意向。

  市场人士认为,北交所公司受机构调研次数提升,一方面是半年报披露后,市场对低估值且业绩增长公司关注度提升,另一方面在于北交所“深改19条”发布后,北交所改革红利、公司发展潜力对机构投资者吸引力提升。

  政策红利加持

  北交所公司受关注度提升

  半年报披露后,绩优低估值上市公司迎来机构密集调研。

  对此,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期机构调研北交所公司力度明显加大,首先是因为近期北交所“深改19条”出台,标志着北交所改革总方案和“施工图”均已明确,北交所的政策红利、发展潜力对投资机构充满吸引力;其次,北交所公司市值管理意识和投资者关系管理能力逐渐提升,愿意让更多的投资者和机构了解公司发展现状和前景;最后,机构投资者也越来越看中北交所的发展机遇和投资机会,积极寻找合适投资标的,并提前布局。

  渤海证券创新投资总部副总经理张可亮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交所公司接受调研数量增加,一是有政策预期,二是北交所有一些质地非常好的标的,三是北交所整体估值较低。

  从调研机构数量来看,截至9月27日,9月份以来,同力股份、利尔达等5家公司均接待超30家机构调研。其中,同力股份受关注度最高,48家券商、基金公司、保险资管等分三批奔赴公司调研。

  从行业来看,上述接受调研的79家公司中,机械设备、电力设备和基础化工行业公司数量较多,分别有11家、11家和10家。

  开源证券北交所研究中心总经理诸海滨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北交所上市公司较为集中在这些行业;另一方面,从接受调研公司情况来看,大多半年报业绩增长较高;此外,接受调研的公司大多营收、净利润规模较高,引起机构投资者关注。

  转板意向成机构关注点

  专家认为不能仅盯估值差

  北交所设立以来,仅有观典防务、泰祥股份和翰博高新3家公司转板成功。此次北交所“深改19条”提出,“稳妥有序推进北交所上市公司转板”。随后,北交所就优化转板安排征求意见。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目前《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引第7号——转板》已经修订完成,即将向社会公布。在转板规则优化的背景下,市场对北交所公司的转板预期增强。

  因此,机构调研中,转板意向或安排成为机构提问最多的问题,至少有33家接受调研的北交所公司被问及转板可能性或相关意向、安排等。周运南表示,机构关注北交所上市公司是否转板,是因为转板代表公司有业绩支撑、有资本规划、有发展动力,更重要的是代表未来机构可能有更好的退出环境。未来北交所转板可能呈现常态化、质量化,能转板成功的公司大概率是北交所的头部企业,但每年转板企业数量可能有限。

  此外,估值套利是机构关注公司是否转板的重点之一。张可亮表示,北交所估值与科创板、创业板存在明显差距,符合转板条件的公司如果成功转板,估值提升预期比较明确,存在一定套利机会,因此机构对公司是否转板较为关注。但是,随着北交所“深改19条”逐步落地实施,北交所与科创板、创业板估值差距有望逐渐缩小,转板概念股热度将逐步降低。

  从回复来看,多数北交所公司表示,将根据最新政策进行审慎研判,结合市场情况及未来的自身发展规划综合考虑是否转板,若有转板规划,公司将及时披露。

  诸海滨表示,有序推进北交所公司转板对资本市场整体而言是好事。一方面,一些业务较好但估值较低的公司,转板后估值可能迎来重估;另一方面,转板渠道进一步畅通,也能吸引一些优质、前景好的公司到北交所上市。

  “但是,转板并不是仅满足简单的财务标准就可以的,还要考虑上市时间、拟转板板块定位与公司科创属性、公司持续盈利能力等。对于机构而言,不能仅盯着两个交易所的估值差,简单选择估值差较大的公司,需要依靠专业知识和长期跟踪判断来选择。”诸海滨进一步表示。

  除了转板意向之外,机构对于募投项目进展、毛利率、研发、新技术等问题较为关注。诸海滨表示,北交所公司多数上市时间在两年内,募投项目还处在建设期,机构投资者对募投项目未来是否能够顺利达产、公司所处行业景气度以及未来业绩的可持续增长能力等,都非常关注。业绩稳定增长,是北交所公司能给投资者带来正回报的先决条件。

  除了募投项目进展,张可亮表示,机构关注重点还有企业新产品、新技术,以及未来可能对公司财务带来的影响等。(来源: 证券日报

相关新闻
上市公司密集宣布终止减持计划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基于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证监会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等原因,从7月1日至今,超过300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涉及提前终止减持计划或自愿承诺不减持的相关公告。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上市公司终止减持计划的背后,可能是完成了预定目标,或者减持的时间窗口已经过去,不再适合继续减持。另外,公司管理层可能在评估后认为减持...

上市公司要扛起稳市场责任

公然违规减持、上市首日“做空”自己……近段时间,部分上市公司的种种“迷惑”行为,招致投资者一片声讨,在A股市场掀起阵阵风浪。   投资者的愤怒不难理解。当前市场最紧要的是强信心,最迫切的是稳预期。在党中央提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大背景下,部分上市公司不管不顾,大肆违规减持、巨量融券卖出,践踏了投资者信心,无异于让低迷的市场雪上...

下半年A股重要股东1014次出手增持传递积极信号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今年下半年以来(7月1日至9月26日),A股重要股东(即控股股东、持股5%以上的股东、董监高,下同)共有1014次出手增持,合计斥资166亿元。   受访专家认为,增持是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的方式,如果能够配合企业的基本面、经营状况、投资者沟通等事项一起进行,树立信心的效果会更好。   对于重要股东增持的原因,相关上市公司在公告中大多提...

单日暴涨超190%!都是因为它?

近期,在债市整体遭遇回调的情况下,债基大额赎回的现象持续上演。   兴合锦安利率债在成立不足半个月的时间,其A份额、C份额就出现了181.44%、192.95%的单日超高涨幅,或因遭遇大额赎回。   根据数据统计,截至9月26日,近半个月以来遭遇大额赎回的债基数量达十余只,并且在这些债基中,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较高的特征较为突出。   对于债基扎堆出现大额赎...

近一月IPO、再融资规模同比降逾六成

为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8月27日,证监会作出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至今已经一个月。近一个月内,IPO、再融资规模同比降幅超过六成,多家公司终止定增(含并购重组配套募资,下同),部分公司下调定增募资规模,还有公司延长定增有效期……一级市场融资节奏已经明显放缓。   市场人士表示,IPO和再融资规模下降,传递出监管呵护二级市场的态度,对于维持一二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