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金融.理财  >> 正文

近一月IPO、再融资规模同比降逾六成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证券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为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8月27日,证监会作出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至今已经一个月。近一个月内,IPO、再融资规模同比降幅超过六成,多家公司终止定增(含并购重组配套募资,下同),部分公司下调定增募资规模,还有公司延长定增有效期……一级市场融资节奏已经明显放缓。

  市场人士表示,IPO和再融资规模下降,传递出监管呵护二级市场的态度,对于维持一二级市场动态平衡有一定作用。从长期来看,维持一二级市场平衡,更重要的是从投资端引入更多增量资金。而活跃资本市场,要实现投融资规模“双增”的正向平衡。

  一级市场融资规模下降

  自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出台以来,一级市场募资节奏放缓,募资规模明显下降。Wind数据显示,8月28日至9月26日,20家公司登陆A股,同比下降54.55%,20家公司上市募资合计191.55亿元,同比下降65.19%;再融资方面,A股再融资规模443.94亿元(定增募资295.87亿元、可转债募资118.07亿元,优先股募资30亿元),同比下降59.44%。综合来看,近一个月内A股IPO、再融资规模合计635.49亿元,同比下降61.36%。

  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级市场融资规模下降,一二级市场差距弱化,对维持一二级市场动态平衡起到一定作用。但是,近期二级市场成交量、成交额下降,说明仅靠控制一级市场融资规模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从投资端引入中长期资金。

  某券商投行人士亦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IPO、再融资规模下降,传递了监管部门的态度,即积极推动一二级市场平衡,呵护二级市场。不过,从当前二级市场情况来看,重点还是需进一步提振信心。影响投资者信心的因素有很多,融资仅仅是其中一项。

  19家公司终止定增

  一级市场融资规模下降的同时,近一个月,终止定增的公司数量亦增多。

  Wind数据显示,8月28日至9月26日,有19家公司终止定增计划,其中4家公司为重组配套募资,远超去年同期终止定增公司数量(8家,其中2家为重组配套募资)。对于定增终止原因,大多数公司表示,综合考虑外部宏观环境或资本市场环境,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等,终止定增或重组事项。部分公司表示,将根据市场情况适时重新申报。

  4家终止重组配套募资公司中,创世纪重组配套募资事项于去年11月份已获得证监会注册批复。对于此次取消配套募资的原因,创世纪表示,当前公司股价处于低位,经综合考虑公司实际情况、资本市场状况等因素,在充分听取广大投资者意见后,经过审慎研究,基于维护全体股东利益的目的,公司决定取消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配套资金募集,在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文件的有效期内不再发行股票,原募投项目建设将以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投入开展。

  魏凤春表示,近一个月定增终止数量增多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监管要求,另一方面是上市公司从长计议,根据市场情况进行的动态调整。

  证监会此前表示,对于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或者其他行业大市值上市公司的大额再融资,实施预沟通机制,关注融资必要性和发行时机;对于存在破发、破净、经营业绩持续亏损、财务性投资比例偏高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资,适当限制其融资间隔、融资规模。

  多家公司下调定增募资额

  除了终止定增外,还有部分公司下调定增募资规模,调整募集资金投向,延长定增批文有效期等。如9月26日,新城控股公告称,将定增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0亿元调整为45亿元;9月25日,祥鑫科技延长定增有效期,自原届满之日起延长至证监会出具的批复有效期届满日;9月23日,中泰证券修改定增预案,在定增募资规模不变的背景下,新增2项募投项目。

  谈及上市公司对融资计划的调整,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上市公司制定好合理的再融资计划,并将所融资资金用于公司实际发展,是投资者关注的内容。规范定增行为,也是当前市场的重要变化,因此不少企业对再融资计划也做出了动态调整。

  魏凤春表示,上市公司调整募资规模,改变募资投向等,是主动适应市场形势变化以及监管政策要求进行的积极调整,对于活跃资本市场具有一定影响。从长期来看,“开源”比“节流”更有利于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实现融资规模和投资规模同时增长的正向平衡,是活跃资本市场的理想状态。(来源: 证券日报

相关新闻
健耕医药IPO:因质量问题两次召回产品 曾违规使用募投资金还债

控制权存疑、业务依赖于境外神秘人物……处于风口浪尖的上海健耕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健耕医药”)IPO激起层层浪花。近日,《经济参考报》发表题为《健耕医药IPO调查:境外子公司贡献七成营收 一票否决权存续期并表涉嫌踩红线》《健耕医药IPO调查:业务高度依赖神秘人,其报酬接近公司七成扣非净利润》的调查报道,对健耕医药一票否决存续期并表等问题提出质...

减持新规影响持续扩大 逾百家公司股东终止减持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从8月27日中国证监会宣布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至今,已有超过百家上市公司的股东终止减持计划。其中,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是终止减持的“主力”,在终止减持案例中占比约八成。   中央财经大学资本市场监管与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晓表示,减持新规的发布,能够严格规范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减持行为,这一举措...

近60家公司预告前三季度业绩 超六成预喜

随着三季度接近尾声,上市公司前三季度业绩预告也在渐次出炉。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4日记者发稿,A股共有59家上市公司披露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其中36家预喜(包括预增、续盈、略增和扭亏等4种情形),预喜比例达到61.02%。具体来看,分别为10家预增、4家续盈、21家略增、1家扭亏。此外,有7家预减、6家预亏,合计13家公司前三季度业绩报忧。另外,有10家公司业绩预告...

鲜美来IPO按下“终止键” 主营产品较为单一 报告期研发费用不足500万元

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显示,因鲜美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鲜美来”)及其保荐机构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根据相关规定,上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经济参考报》记者研究发现,报告期(指2020年至2022年)内,鲜美来的主营业务较为单一,尽管其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但主营业务毛利率却在不断下降。和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鲜美来营收规模整体偏小,在研发费用...

包装标识不规范 氮含量不合格 红四方IPO报告期内多次因产品质量问题被通报

近日,中盐集团旗下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红四方”)对外披露了沪主板IPO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报告,上市进程迎来新进展。   针对监管机构较为关注的资产重组与关联交易、高管任职资格、毛利率等十个方面问题,红四方在回复报告中一一作出解释。不过,《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发现,2021年至2022年间,红四方存在化肥产品因包装标识不规范、氮含量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