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金融.理财  >> 正文

债券市场现短期调整 多只债基遭大额赎回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9月以来,多只债券型基金接连发布提高基金份额净值精度的公告,而这背后均与产品发生大额赎回有关。自8月以来,债券市场进入震荡调整阶段,债券型基金整体收益持续走低。数据显示,最近一个月回报率为负的债券型基金占比约为八成。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本轮调整与去年11月的“赎回潮”有较大区别,负反馈效应有限。伴随着后续债市预期回暖,债基赎回现象或将好转。

  八成债基近一月回报率为负

  9月19日,东兴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产品东兴兴源于2023年9月18日发生大额赎回。根据基金合同相关约定,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经与基金托管人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协商一致,东兴基金决定自2023年9月18日起对该基金当日的基金份额净值保留8位小数,小数点后第9位四舍五入,并依此进行当日的申购赎回等业务处理。

  公开资料显示,东兴兴源是一只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成立于2022年1月13日,最新规模约为0.05亿元。自2023年以来,该基金的回报率为-2.17%,要低于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的平均回报率0.93%。

  此前,中银基金也公告表示,中银中债1-3年期国开行债券指数基金B类份额2023年9月13日发生大额赎回,为确保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不因份额净值的小数点保留精度受到重大影响,中银基金经与基金托管人协商一致,决定自9月13日起提高基金B类份额净值精度至小数点后十一位,小数点后第十二位四舍五入。该基金将自上述事项对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不再产生重大影响时,恢复基金合同约定的净值精度,届时不再另行公告。

  此外,红塔红土瑞鑫纯债基金C类份额、鹏扬利沣短债债券基金D类份额、百嘉百益A/C份额等基金产品近期均公告称,因发生大额赎回而提高净值精度。实际上,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不完全统计,9月以来已有十余只债券基金或偏债混合基金发布提升净值精度公告,且原因均为发生大额赎回。

  值得注意的是,一连串赎回动作的背后,是8月以来债券市场的震荡调整。实际上,在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伴随着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不断上行,债券型基金整体收益也持续走低。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0日记者发稿,在全市场4123只债券型基金(含纯债、偏债混合以及债券FOF产品,不同份额合并计算)中,最近一个月回报率为负的共有3313只产品,占比约为80%。其中,偏债混合型基金华商双翼A、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前海开源鼎裕A、可转换债券型基金宝盈融源可转债A等26只产品最近一个月净值下跌超过3%,对于债券型产品来说属于较大震荡。

  “本轮债市调整受无风险利率下降影响,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稳增长政策陆续出台,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都有所下调,因而,当前债券等固定收益类投资品回报率走低,投资者对其投资兴趣下降,赎回便有所增加。预计后续债市还将维持一段时间的震荡调整态势。”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市场负反馈效应有限

  当前债券型基金的调整,也引发了市场对于负反馈潮的关注。上一轮债基负反馈潮发生在2022年11月,在债市短期大幅震荡下,受避险情绪影响,部分债券基金、银行理财投资者选择快速赎回,引发市场较大调整。

  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从宏观环境和机构行为角度看,本轮赎回与上一轮存在很大区别,形成负反馈效应有限。

  “8月中旬以来,债市调整压力主要来自于资金面和负债端赎回导致基金被动减仓,前期基金等机构的持仓倾向暂未发生显著转向。”浙商证券固定收益团队分析称,后续看,如果信贷数据、基本面低频和高频数据出现连续改善,则债市可能还有第二波调整压力,长久期品种或将明显承压。但重蹈2022年年底负反馈的可能性较小,在封闭净值类产品规模增加和资产配置行为谨慎化的影响下,当前理财负反馈规模有限。

  平安基金也表示,此轮赎回现象与上次不同的地方在于,本次集体赎回是由理财提前做了流动性预期管理引发的,而非类似去年年末的居民端主导的理财赎回情况。在大家对于后续债市预期好转的情况下,赎回现象也将明显好转。

  短期震荡行情或延续

  对于债市后续走向,机构表示,从最新发布的经济数据来看,我国宏观经济已出现边际改善态势,但仍面临承压因素,导致债券市场短期或延续震荡调整行情。

  “降准落地叠加经济金融数据公布,债市出现小幅调整。”太平洋证券分析称,利率债方面,央行为保证资金流动性稳定,加大逆回购资金投放力度,周五超量续作MLF,并重启14天逆回购且将中标利率降低,此外降准落地有助于缓解资金面压力。日前公布的经济金融数据也显示,8月金融数据总体超预期,经济数据同样表现较好,主要指标边际改善,经济底部大概率显现,但仍需进一步关注未来表现。

  “债市对不利因素更敏感,短期也有调整的必要,不过后续的重点仍是等待入场机会。”平安证券固收团队表示,方向上中期仍看多债市。长端因财政端政策未完全落地,近两个月是基本面边际改善的观察期。降准后预计资金价格大幅上行概率已不大,结合赔率来看,比较确定的机会是信用债和中短端利率品:信用债的确定性来自于银行负债压力缓解,而资产端地产和城投加杠杆均受到限制,“资产荒”和风险溢价压缩的逻辑比较顺畅。

  万联证券也表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平稳复苏,8月经济数据边际改善,但总体仍承压,9月跨季资金面偏紧,对市场造成扰动,预计债市或延续震荡调整。

  华安证券认为,当前债市或将延续震荡行情,短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8月下旬“资金负反馈”稍息后,紧接着受到9月流动性缺口(债券供给+信贷冲量和跨十一假期影响),尚未完成的曲线陡峭化或将暂缓。短期来看,节前央行货币投放是关键;中长期来看,四季度仍有降息预期,而四季度保费增长和年末资金抢跑或带动新一轮行情。(来源:经济参考报

相关新闻
10天增长1万多亿元 银行理财又“吃香”了

在存款利率下行之际,银行理财市场不断升温,7月理财迎来“开门红”。据机构测算,7月上旬,银行理财规模增长了1.07万亿元。   银行理财为何又“吃香”了?债券市场也将受益吗?   理财存量规模快速恢复   在6月底出现一定的季节性回落之后,进入7月,理财市场规模快速恢复。中金公司研究报告显示,7月上旬,理财行业规模扩容1.07万亿元;截至7月10日,全市场规...

央行规范银行间债市债券估值业务

为规范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估值业务,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债券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估值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债券估值产品体系目前初步建立,对促进市场合理定价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成熟市场相比,还存在估值方法透明度不够、特定时期估值公允性不...

股债“跷跷板”效应显现 债券市场迎来一轮走强行情

随着近期权益市场的调整,股债“跷跷板”效应显现,债券市场迎来一轮走强行情。数据显示,中证全债指数5月保持正增长,超六成债券基金最近一周的回报率为正,近九成债券基金今年以来实现正回报,业绩表现相对稳健。与此同时,在基金发行市场趋冷的背景下,仍有多只债券型基金日前宣布提前结束募集。   展望后市,机构人士认为,债市仍有一定行情空间,但需注重短期...

债基全面“回血” 现在能上车吗?

今年以来,债券市场强势逆袭,债券型基金全面“回血”,绝大部分债基已经收复“失地”,不少基金创下今年来净值新高。   机构人士表示,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进一步强化弱复苏预期,叠加资金面相对宽松,成为债市回暖的主要动因。当下仍不失为配置债基的好时机,不过,由于市场对复苏预期、利率水平存在一定分歧,基金人士提醒投资者需保持谨慎态度,注意规避潜在风险...

摩根大通:中国境内ESG债券市场呈积极变化

近年来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投资话题不断升温,ESG债券市场也备受关注。摩根大通中国债务资本市场主管陈洁日前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尽管受到各种因素影响,2022年全球债券整体发行量同比有所下降,但是全球ESG债券市场继续快速发展,尤其是中国内地的发行人持续活跃,中国境内的ESG债券市场也发生了不少积极变化。   陈洁介绍,从全球债券市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