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金融.理财  >> 正文

新开户投资者超17万户 交投活跃度明显提升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证券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首周(9月4日至9月8日),北交所交投活跃度明显提升,市场呈现恢复性上涨态势。期间,北证50指数累计上涨1.81%,全周成交99.28亿元,日均成交19.86亿元,环比增加45.83%,日均换手率1.42%,环比提升0.39个百分点。另外,首周新开户投资者人数超过17万户。

  “随着《意见》的不断落实,北交所将获得稳健的发展,其投资价值逐渐凸显。”华福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朱斌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本次《意见》提出了北交所未来的工作目标,阶段性十分鲜明。中期看,北交所的发展重点集中在提效、扩容等指标上,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效果更加明显;长期看,要将北交所打造成具有品牌吸引力和市场影响力的交易所。

  增强市场买方力量

  在改革信号驱动下,投资者积极进场交易。据记者了解,目前所有券商基本完成系统技术改造,首周投资者开户数已超过17万户,新增合格投资者主要来自科创板投资者,且交易参与率高于存量投资者,是北交所流动性的重要贡献力量。

  北交所副总经理王丽近期在金融街资管论坛上表示:“通过便利投资者开户,北交所至少有400万户的增量投资者空间。”

  在投资端方面,本次《意见》着眼于促进投融两端动态平衡与结构优化,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例如引导公募基金扩大北交所投资;允许私募股权基金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其持股公司的股票。

  目前,北交所有11只主题基金和12只指数基金,公募基金参与力度还有待提升。“本次改革将完善基金管理人分类监管评价体系,引导公募基金管理人加大投资北交所上市公司力度,支持北交所主题公募基金产品的注册和创新。”朱斌说。

  此外,《意见》还就加大力度引入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年金等中长期资金,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等做出安排;同时支持地方发挥投资引领作用,设立面向北交所市场的创投、并购、投资等专项基金;完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在朱斌看来,进一步便利潜在投资者参与市场,有助于扩大北交所投资者队伍,增强市场买方力量,改善市场流动性。

  新股表现持续亮眼

  自7月上旬以来,北交所上市的13只新股中,仅1只上市首日股价下跌、其他12只首日全部收涨,首日平均上涨53.07%,北交所投资者近期打新基本“稳赚不赔”,表现持续亮眼。在《意见》发布后的改革效应加持下,力王股份上市首日(9月7日)取得不俗表现,开盘高开63%,当日收涨87.17%。

  在融资端,本次《意见》针对加快高质量上市公司的供给,提出改善新增上市公司结构、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优化发行上市制度安排三项措施。

  朱斌认为,整体来看,《意见》的核心就是要通过制度的优化,更便利地筛选出优质的上市公司,通过高质量扩容发展北交所。

  当前北交所的上市发行制度采取的是“层层递进”方式,在北交所上市需要满足在创新层挂牌满12个月的先决条件。朱斌表示,上市公司的发展周期并不一定都是12个月,部分企业的发展更具爆发力,为此可能会错过最佳上市时点。为此,优化“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执行标准,明确发行条件中“已挂牌满12个月”的计算口径为“交易所上市委审议时已挂牌满12个月”,允许挂牌满12个月的摘牌公司二次挂牌后直接申报北交所上市,同时优化新三板分层标准,便利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灵活选择融资时点和规模,进一步增强新三板与北交所之间的制度协同。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北交所改革渐次落地,尤其是直接IPO的实施,北交所优质新股供给稀缺的矛盾有望缓解,同时投资者参与打新,预计也会获得可观的投资收益。

  流动性提升较为显著

  “在交易端,为进一步健全市场多空平衡机制,本次改革同步完善融资融券机制和做市商制度。”朱斌表示,整体而言,北交所融资端以中小企业为主,投资端为合格投资者,在这一市场结构下,本次《意见》更加充分发挥交易机制功能,完善了特色制度安排,更好地促进市场保持合理流动性水平。

  北交所官网显示,《意见》发布后四个交易日(9月4日至9月7日),融资开仓额合计6676.86万元,环比增加39%。

  业界人士称,9月11日北交所两融标的扩至全市场,新股自上市首日即纳入标的,交易机制将进一步完善。按照历史经验,两融标的每次扩容后,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平均在3个月内提升至少20%。随着后续宏观经济向好信号显现、沪深市场企稳反弹,北交所股票低估值、高成长、改革效应加持下高弹性的投资价值也会更加凸显,杠杆资金的撬动效应也会加速助力公司估值拔升。

  与此同时,做市商展业明显提速。记者了解到,首周15家做市商贡献市场成交环比增加,做市商提供流动性作用较为显著。北交所做市商门槛下调,预计做市商数量有望达到40家左右,新三板优质做市商和积极开展北交所保荐业务的证券公司将加速参与北交所做市业务流程,做市商掏出真金白银提前在二级市场买入股票以便后续做市,为市场带来增量资金。

  业内人士表示,综合来看,本次改革是一次涉及北交所投融资端各个环节的全方位立体化优化,市场运行积极因素不断涌现,改革效应逐步有序释放。随着更多利好政策陆续出台,北交所有望走出持续向好的改革牛市。(来源:证券日报

相关新闻
投资者交流持续“走深走实” 近200家深市公司召开业绩说明会

深市2814家上市公司正陆续召开2023年半年报业绩说明会。截至9月8日,已有188家公司率先行动起来,其中不乏央企国企的积极参与。业内人士表示,在形式多样且日趋常态化的互动交流过程中,回答当下关注的问题、传递企业未来发展信心与方向,上市公司与广大投资者的距离正不断拉近,更有助于进一步增强价值挖掘与价值传递的有效性。   高质量交流诚意足 形式创新探索不...

“北交所深改19条”出炉 助力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

宣布设立两周年之际,北交所迎来新一轮重磅改革。9月1日,被称为“北交所深改19条”的《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提出一揽子针对性举措,意在进一步推进北交所稳定发展和改革创新,加快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系统合力。同日,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发布首批八项改革创新举措,全力推动市场高质量发展。业内人士表示...

证监会:以健全法治和强有力监管执法提振投资者信心

中国证监会首席律师焦津洪9月3日在2023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表示,提振投资者信心,从根本上讲要靠完善的法治、严格的监管执法和健全的投资者保护。下一步,证监会将努力以健全的法治和强有力的监管执法提振投资者信心。   焦津洪说,完善的法治是提振投资者信心的基础。只有加快形成科学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才能让市场各方对市场的规则和秩序充满信任,对市场发...

北交所打出深改“组合拳” 投融两端综合施策改善流动性

宣布设立两周年之际,北交所迎来新一轮重磅改革。日前,被称为“北交所深改19条”的《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简称《意见》)正式发布,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首批八项改革创新举措也同时发布。业内人士指出,《意见》坚持投融两端综合施策,提出一系列硬招实招,对市场关心的重点焦点难点问题均给出“优化解”,有望促进形成投融两端并进的良性生态,...

向投资者让利 六家券商下调佣金费率

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泰君安、海通证券、中金公司、财达证券六家券商8月24日宣布下调佣金费率。业内人士表示,券商佣金费率调整符合监管政策导向,进一步体现行业向投资者减费让利。   中信证券发布《关于降低投资者交易佣金的告知函》称,根据证监会发布的《沪深北交易所进一步降低证券交易经手费》及沪深北交易所发布的《关于下调股票交易经手费收费标准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