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金融.理财  >> 正文

船舶上市公司迎利润修复 三大指标全面增长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已经披露完毕的中报显示,随着今年造船业稳健增长,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正迎来利润修复。

  造船指标全面增长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量211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4.2%;新接订单量376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7.7%。截至6月底,手持订单量1237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0.5%,比2022年底增长17.2%。2023年上半年,我国船舶工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造船三大指标实现全面增长,国际市场份额保持全球领先。此外,2023年上半年,骨干船企平均生产保障系数(手持订单量/近三年完工量平均值)约3.2年,部分企业交船期已排至2027年,中国造船产能利用监测指数(CCI)为798点,10年来首次接近800点,创近年来新高。

  新船成交量方面,根据克拉克森数据,上半年全球成交新船订单782艘、4610.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2%。从成交船型上看,以载重吨计,集装箱船、散货船分别同比下降45.9%、18.1%;油船成交明显回暖,同比上涨398.3%。新船价格方面,2023年6月,克拉克森新船价格指数收于171点,同比上涨9点。从主力船型看,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和液化气船的克拉克森新船价格指数分别为205点、164点、105点和187点;同比分别变化16点、-4点、2点和17点。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2023年1-7月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1-7月,全国造船完工240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6%。承接新船订单447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4%。7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279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3.4%。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船舶制造行业整体产能偏紧,有利于公司获取订单。

  行业公司迎业绩修复

  行业景气度的上升也使得相关企业的盈利能力快速增强。中国船舶披露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造船业务共承接民品船舶订单88艘/619.17万载重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61.49%;修船业务承接修船179艘/11.45亿元,合同金额完成年计划的65.43%。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累计手持造船订单264艘/1933.78万载重吨,修船订单83艘/13.68亿元,海工装备合同订单金额45.43亿元,机电设备合同订单金额24.24亿元。今年上半年,中国船舶实现营收305.26亿元,同比增长27.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3亿元,同比增长182.46%。

  江龙船艇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34亿元,同比增长75.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74.13万元,同比增长43.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16.37万元,同比增长324.53%;公司及子公司新签订单不含税金额17.81亿元,创历史新高。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在手订单不含税金额25.57亿元。

  天海防务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143730.78万元,同比增长41.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209.43万元,同比增长55.19%。船舶技术服务-设计业务新签订单量44艘/项,占报告期末在手订单数量的三成。

  “新能源转型”考验“内功”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转型”成为当前船舶制造业的关键词之一,碳中和、限硫令等政策也加速船舶行业新周期的到来。中国船舶在半年报中分析称,国际强制性减排政策日趋严格,船舶供给端的挑战增加,上述政策将有利支撑新造船市场继续发展,但更严格的减排目标也大幅增加了船厂及船舶设备供应商的压力。

  对此,相关企业纷纷发力新能源船舶。例如,上半年中国船舶实现X92DF系列LNG双燃料船用发动机批量交付;国产首台LNG挺杆起重机完成出厂试验。新能源产品研发方面,国际首台氨/柴油双直喷二冲程发动机原理样机获得船级社原则性认可(AIP)证书、自主研发的500千瓦氢燃料电池监控系统和安全系统(电气设备)获得船级社颁发的船用产品证书。

  天海防务也表示,在船海板块设计、制造和服务经验的基础上,公司积极开展与船舶新能源业务相关的服务,如LNG车船加注、天然气在水上应用业务等,充分把握水运行业绿色转型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建设和发展LNG陆路、水陆天然气供应网络。

  招商证券研报分析认为,在船队老龄化和环保新规刺激引发的船舶替换需求增加背景下,船东主要有降速、主机改装和购置新船三个方案。船东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其对未来运价的预期。其分析认为,购置新船是三种方案中的必要运价最低的一种方案,且大多情况下也是净现值最高的方案。相比造新船,改装船的投资回收期更短。而降速方案下的老船经济性最低。综合来看,建议关注中游造船和上游主机动力企业。来源: 经济参考报

相关新闻
180家上市公司中报分红 减持新规下3家“铁公鸡”终分红

8月31日,上市公司2023年中报将收官,其中,今年中报分红公司数量明显增多。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30日22点,5265家A股公司发布中报,其中,180家发布中报分红预案,相对去年115家中报分红,同比增幅超50%,180家公司拟分红金额合计2038.87亿元。   近日,证监会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将分红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减持挂钩,促进上市公司长期稳定分红。...

创新活力释放 A股上市公司“期中考”稳中提质

2023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走出了一条“波浪式发展、曲折中前行”的整体路线。   据上海证券报统计,截至8月30日晚10时,A股5277家上市公司中,已有5263家公司完成2023年半年报披露。其中,4248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为80.71%,较上年同期降低约1.6个百分点;整体营收同比增长2.57%,归母净利润同比略降4.29%。   今年上半年,我国GDP总值59.3万亿元,同比增长5.5%。...

涉及上市公司操控市场行为 香港证监会冻结6家券商账户

日前,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简称“香港证监会”)与廉政公署(简称“廉署”)在29日采取联合行动,事件涉及两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公司,其股份于2022年12月至2023年8月期间怀疑被操纵。   根据香港证监会调查,该疑似市场操纵集团的组织极为严密,涉嫌策划推高上述两家上市公司股价,最终目的或为抬高该两家上市公司的市值,令它们入选主要...

证监会减持新规后,已有50多家上市公司终止减持计划

中国证监会最新发布的减持新规影响正进一步体现。8月29日晚,截至上海证券报记者发稿,又有40家上市公司宣布股东提前终止减持计划。此前一天,已有10多家上市公司率先公告了股东终止减持信息。   记者统计发现,上述40家公司中,有26家触及减持新规中的相关规定,其中触及三年内未分红的公司最多,达18家。此外,有7家出现破发,2家出现破净,4家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

多公司终止减持计划 减持新规改善资金面

证监会日前就进一步规范相关方减持行为作出了要求,这一举措的影响正在显现。近日,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终止减持计划。业内人士表示,减持新规的出台,将改善市场资金面,引导产业资本行为,短期有利于减少市场非理性冲击,长期有助于维护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多家公司股东终止减持计划   日前出台的减持新规正在逐步显效。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