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金融.理财  >> 正文

上市银行中期业绩分化 资产质量稳步提升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A股上市银行中报密集出炉,本周料将全部披露完毕。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已有25家上市银行发布半年报,整体看业绩分化,16家归母净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也有银行营收净利双降。同时,多数银行不良贷款率回落,资产质量稳步提升。

部分A股上市银行2023年上半年业绩

数据来源:同花顺

  收入压力犹存

  整体看,上半年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长但营收仍有压力,行业内部存在一定分化。

  同花顺数据显示,上半年,已披露半年报的25家银行营收合计为12015.5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2462.01亿元下降3.58%;归母净利润合计为4564.4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265.70亿元增长7.00%。具体来看,16家银行上半年营收同比正增长,其中,常熟银行、长沙银行、齐鲁银行增速超10%;九家银行上半年营收增速为负,上海银行同比下降5.66%,但较一季度7.12%的同比降幅有所收窄,平安银行、贵阳银行、渝农商行营收降幅也在3%以上。国有大行和股份行收入端压力较大,在营收下滑的九家银行中,包括五家股份行和一家国有大行。

  归母净利润方面,除贵阳银行外,其余24家均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16家实现两位数增长。从所在省份看,江浙沪地区银行上半年业绩表现可圈可点,目前包揽归母净利润增速前六位,杭州银行以26.29%的增速暂居首位,苏州银行、常熟银行、无锡银行也超过20%。

  不过,也有个别上市银行上半年出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降。

  贵阳银行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该行实现营业收入77.1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48亿元,同比下降3.1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70亿元,同比下降2.29%。贵阳银行在分析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时表示,一是该行主动让利实体经济和市场利率持续下行,新发放贷款利率下降,存量贷款重定价后执行利率下调,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叠加居民定期储蓄意愿加强,存款定期化趋势导致该行付息成本压降难度较大,净息差收窄;二是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理财业务收入有所下降。

  此外,浦发银行在稍早前披露的业绩快报中表示,上半年,该行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加强转型发展、调整业务结构、夯实客户基础,受资产重定价、市场利率下行、资本市场波动等影响,实现营业收入912.30亿元,同比减少74.14亿元,下降7.5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1.38亿元,同比减少70.36亿元,下降23.32%。

  18家不良率回落

  上半年,上市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和拨备水平稳步提升。常熟银行不良贷款率最低,截至6月末,该行贷款不良率为0.75%、较年初下降0.06个百分点,杭州银行、宁波银行、无锡银行、厦门银行等11家银行也在1%以下。

  同花顺数据显示,已发布半年报的25家上市银行中,18家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3家持平。其中,青农商行上半年不良率降幅最大。截至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93%,较上年末下降0.26个百分点。青农商行表示,不良“双降”的主要原因是该行积极优化信贷政策,强化信贷结构调整,同时加大存量不良贷款处置力度,通过控新降旧加大不良贷款管控力度,进一步夯实了信贷资产质量基础。此外,瑞丰银行不良率较上年末下降0.10个百分点,常熟银行、厦门银行、中信银行均下降0.06个百分点。

  光大银行、贵阳银行、沪农商行、宁波银行不良贷款率则有所上升,分别较年初增加0.05、0.02、0.01和0.01个百分点。财报显示,截至6月末,光大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88.2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1.47亿元;不良贷款率1.30%,比上年末上升0.05个百分点。对此,光大银行副行长杨兵兵8月25日在2023年半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从资产质量结构上看,不良资产的生成主要集中在信用卡、消费信贷以及房产领域,这与当前市场的整体状况是相一致的。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银行的资产质量明显优于银行业整体。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8月中旬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3.2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831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62%,较上季末基本持平。南京证券分析师陈烁指出,整体来看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基本保持稳健,风险抵补能力呈现出进一步增强的趋势。平安证券认为,展望后续季度,随着消费刺激政策和稳地产政策的持续出台,资产质量的持续修复值得期待。

  净息差低位企稳

  在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同时,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对业绩产生影响,净利息收入减少成为不少银行营收放缓甚至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了前文提及的贵阳银行,建设银行也表示,受持续让利实体经济、市场利率整体下行等因素影响,利息净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54.84亿元,降幅为1.73%。该行披露,受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等因素影响,贷款收益率下降;债券投资收益率因市场利率整体走低下行;存款受市场竞争加剧和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付息水平高于上年同期。净利差为1.60%,净利息收益率为1.79%,同比均下降30个基点。交通银行中报也显示,交通银行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3.15%至823.87亿元,净利差1.19%,同比下降24个基点,净利息收益率1.31%,同比下降22个基点。

  同花顺数据显示,上述25家上市银行中,常熟银行息差趋稳,上半年净息差为3.00%,环比微降2个基点;平安银行、长沙银行、招商银行、江阴银行、贵阳银行、张家港行净息差均在2%以上。

  东方证券分析师屈俊表示,要维持银行利润增速和ROE(净资产收益率)在合理水平,净息差天然有其底线要求。银行利润最主要的来源就是利息收入,如果要维持一定的利润增长速度,息差水平必须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以上,2019年以来银行业息差持续下行,对利润增长构成较大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近日发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释放出稳银行利润的信号。市场研究机构普遍认为,当前净息差处于低位企稳阶段,随着宏观经济逐步复苏,上市银行基本面将持续修复。

  陈烁表示,随着6月、8月两轮降息落地,预计银行资产端收益率或再次承压,但同时也需注意到,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提到“商业银行维持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需保持合理利润和净息差水平,这样也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预计后续存款成本仍存在进一步下调的可能,这也将有助于减缓商业银行净息差压力。华泰证券分析师沈娟也表示,8月再度降息后,不排除后续会有调节负债端成本的政策跟进。

  中金公司认为,存款利率有望跟进下调。“我们认为商业银行合理净息差下限约为1.6%,ROE下限为10%左右,截至2023年上半年息差已下降至1.74%,按照当前趋势明年息差可能已接近1.6%的下限。预计存款同步降息能够基本对冲LPR和存量按揭利率下调的影响,符合人民银行关注‘银行合理利润和息差’的导向。”(来源: 经济参考报

相关新闻
上市银行2022年度现金红利全部“到账”

截至7月26日,A股上市银行2022年度分红派息全部实施完毕。   记者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梳理,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40家实施现金分红,合计派现达5877.11亿元。其中,国有六大行合计派现4047.6亿元,占比68.9%。   10家银行分红规模超百亿元   近日,成都银行公告称,将于7月26日发放2022年度的现金红利。7月26日之前,A股其他上市银行已经陆续发放了现金红利...

六大行逾4000亿元分红“到账”

7月18日,农业银行实施分红派息,共计派发现金红利约777.66亿元(含税)。至此,国有六大行合计逾4000亿元现金红包已全部“到账”。数据显示,2022年度上市银行现金分红总额超5800亿元。    展望未来,有机构认为,逆周期调节政策有利于稳定银行资产质量预期,银行股估值有望自低位修复。   上市银行分红超5800亿元   纵观上市银行2022年度分红派息情况,在42...

一季报解读:上市银行营收为何“缩水”甚至负增长?

近日,上市银行2023年一季报披露完毕。A股上市银行一季度业绩整体仍保持增长。Choice数据显示,42家上市银行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合计达5743亿元,同比增长2.09%(经调整前)。   与往年相比,上市银行营收增速有所放缓,部分银行出现营收“缩水”现象。   上市银行营收为何出现“缩水”甚至负增长?上海证券报记者拆解上市银行一季度营收结构发现:一方面,息差...

多家上市银行净息差跌破“警戒线” 中小银行密集下调存款利率稳息差

    截至4月24日,已有25家上市银行披露了2022年年报。其中,有7家上市银行净息差低于1.8%。按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4月10日发布的《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以下简称《办法》),净息差的评分“警戒线”为1.8%(含),低于1.8%将被扣分。     多位受访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今年一季度,部分商业银行净息差指标可能会持续下行,这也是近期不...

两虎相争冲刺IPO,湖北首家上市银行花落谁家?

作为中部经济强省的湖北,一直没有一家本土银行成功上市,当地的湖北银行与汉口银行均冲刺IPO多年,进入2023年,两家银行的上市之路都有了实际进展。   1月4日,汉口银行更新辅导报告,已无问题需要整改;湖北银行则平移至注册制,2月9日,IPO申报登记已反馈。   值得一提的是,汉口银行比湖北银行提出上市计划更早,2010年已便开始IPO辅导备案,前后历时近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