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金融.理财  >> 正文

14家基金公司同日宣布自购 合计金额超7亿元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上海证券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8月21日,广发基金、易方达基金、富国基金、中欧基金、汇添富基金、南方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密集发布公告称,将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旗下基金。截至8月21日20点,当日共有14家基金公司宣布自购,自购金额合计已超7亿元,自购标的为旗下权益类基金。

  易方达基金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公司于8月21日运用固有资金5000万元投资旗下权益类基金。

  南方基金公告显示,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南方基金于8月21日运用固有资金5000万元投资旗下权益类基金,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以上。

  还有10多家基金公司称,也将于近日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旗下基金。华商基金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以及与广大投资者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原则,公司将于近日运用固有资金合计8000万元投资旗下股票型、混合型公募基金。

  此外,广发基金、华夏基金、招商基金、国泰基金公告称,分别将于近期使用固有资金5000万元投资旗下股票型、混合型公募基金;嘉实基金、富国基金、兴证全球基金、鹏华基金、工银瑞信基金称,将于近日运用固有资金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5000万元。

  中欧基金称,近期将使用固有资金自购旗下偏股型基金及基金中基金(FOF)合计不低于5000 万元;汇添富基金称,将于近日出资5000万元投资公司旗下主动权益类基金。

  据Choice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20日,今年以来约有71家基金管理人自购旗下基金,自购金额合计约34亿元。若算上8月21日上述多家机构公告自购的7.3亿元,今年以来基金管理人自购金额已超40亿元。

  去年10月,机构也曾掀起自购潮。例如,仅10月17日至10月19日3天时间,26家机构宣布自购,自购金额累计超过18亿元。从上证指数表现来看,自去年10月底开启了一轮相对较为强势的反弹。

  近日,多家头部基金公司也密集发声,看好我国资本市场长期发展空间。易方达基金总经理刘晓艳表示,中国证监会近日发布了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一揽子政策举措,这些活跃市场的举措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覆盖了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多个方面,综合施策、整体部署,将推动形成活跃市场、提振信心的强大合力,进一步激发资本市场活力,提升资本市场功能,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

  中欧基金表示,证监会一揽子政策措施积极回应了二级市场的核心关切,既有短期活跃资本市场的有效措施,也有长效机制的全盘考虑。当前市场估值、情绪、投资者行为也呈现较多偏底部特征,结合宏观基本面在政策逆周期调节后的自发波浪式修复,当前权益资产已具备较好的中长期配置价值。(来源:上海证券报

相关新闻
“定投纳指”来真的?QDII规模已创新高

近期,不少基民把“定投纳指”挂在嘴边,事实证明这不是“玩梗”。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QDII基金规模合计3609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QDII基金规模创新高   今年以来,华夏纳斯达克100ETF等QDII基金业绩排名居前,“定投纳指”一时间成为不少基民挂在嘴边的“梗”。   基民们可不只是说说而已,不少投资者“真金白银”砸向QDII基金。数据显示,截至20...

财报季后机构密集调研绩优股 三大行业最吸睛

本报记者 姚 尧   进入二季度,机构调研热情也随之高涨。同花顺数据显示,今年4月1日至5月12日,A股市场总计有1152家上市公司接待了包括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阳光私募、保险公司、海外机构、QFII等各类型机构调研,较去年同期(2022年4月1日至5月12日)1010家上市公司接待机构调研增长了14.06%。而在这1152家公司中,227家公司期间累计接待参与调研的机构家数达到或...

首批基金公司2022年经营数据出炉 营业收入普遍增长

在招商证券、国投资本两家公司年报日前发布后,旗下招商基金、博时基金、国投瑞银基金、安信基金四家基金公司的经营情况也随之显现。整体来看,尽管2022年市场震荡较大,但招商基金、国投瑞银基金、安信基金2022年营业收入均实现增长,博时基金的营收、净利则有所下滑。   招商证券年报显示,尽管权益市场表现不佳,其持股45%的招商基金在2022年仍然实现了“逆势增...

优胜劣汰趋势显现 “迷你基”分化加剧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1日记者发稿,年内已有66只(A/C类合并计算,下同)基金产品清盘,共涉及40余家基金公司,显示出公募基金行业持续推进的优胜劣汰趋势。从原因来看,主要包括触及基金合同相关终止条款以及经持有人大会表决通过两种。但整体而言,基金产品在面临清盘时,多数规模已不足5000万元,成为“迷你基”。   值得注意的是,“迷你基”中,今年业绩表现...

发行大战如火如荼 年末基金公司扎堆“上新”

12月12日,14家公募的18只新基金同时发行。基金公司的年末发行大战如火如荼。   当前,随着A股市场筑底企稳,不少投资者纷纷想“借基入市”,把握住反弹行情,众多基金公司也基于年底及明年行情演绎方向有针对性地积极布局。业内人士认为,伴随着市场行情反弹,叠加外资回流、个人养老资金入市等因素,2023年公募基金发行回暖可期。   年末新基发行如火如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