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金融.理财  >> 正文

超30家科创板公司董事长已提议回购自家股票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证券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8月17日晚,诺唯赞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3年8月17日收到董事长兼总经理、实际控制人曹林《关于提议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回购公司股份的函》,曹林提议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公司股份。回购的股份将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回购股份的资金总额不低于2000万元且不超过3000万元。

  同日晚间,纳芯微也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当日收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王升杨“关于使用超募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提议。王升杨提议公司以超募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进行股份回购,在未来适宜时机全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

  像曹林、王升杨一样呼吁公司以“真金白银”回购自家股票的董事长还有不少。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8月16日至8月17日20时,包括诺唯赞、纳芯微在内,共有36家科创板公司对外披露了董事长提议公司回购自家股票的相关事项,另有1家公司表示控股股东提议公司回购自家股票。

  作为资本市场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回购是上市公司彰显信心的重要举措。科创板公司掀起的这一波回购释放了什么信号?

  北京福盛德咨询宏观经济研究员冯默涵表示:“多家企业宣布拟参与回购,反映了当前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比较好,经营状态比较稳健,希望稳定自身在行业内的市场地位。股份回购表达了公司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向市场传达‘当下股价从中长期来看处于低估状态’的信号,此外还反映了公司财务状况良好允许进行回购。”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于晓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董事长提议公司回购自家股票,表明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价值的认可。回购自家股票不仅对股价提升有促进作用,还可以增加股东回报率,灵活运用公司资本。”

  对于提议回购的原因,有公司表示,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为了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信心;同时为了完善公司长效激励机制,调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员工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促进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谈及科创板公司密集宣布回购一事,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公司长期发展角度来看,提振股东信心的最终手段,还是要回归到增强自身的盈利能力上来。”(来源: 证券日报

相关新闻
阳光城股票将被终止上市并不意味着企业破产,正在积极“保交楼”

继泰禾集团8月4日被深圳证券交易所摘牌、股票终止上市后,8月4日晚,又一闽系地产企业阳光城(证券简称“ST阳光城”)收到深交所终止上市决定书。 作为闽系民营房企的“领头羊”,规模曾超千亿元的泰禾集团、阳光城走到了退市的地步。对此,很多市民除了唏嘘感叹,也有疑虑——退市是否意味着这些房企走到了“终点站”? 收盘价连续低于1元 阳光城股票被终止上市 8月4...

“真金白银”提振市场信心 沪市公司持续披露回购增持公告

浙商证券近日披露公告,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回购股份3678.1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9484%,购买的最高价为10.90元/股,最低价为9.99元/股,已支付的总金额为3.84亿元。   记者初步统计发现,8月2日,包括浙商证券在内,沪市共有8家公司披露回购进展公告。据同花顺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8月2日,回购方面,沪市上市公司年内新增披露回购计划88家次,拟回购金额...

贵州银行2567.77万股股票二次拍卖遭流拍

阿里司法拍卖平台显示,安顺市工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持有贵州银行2567.77万股股票于2023年7月17日10时至2023年7月18日10时止(延时除外)进行第二次公开拍卖,起拍价约2573.35万元,较评估价4595.28万元打5.6折,最终因无人出价流拍。 (来源: 中国网财经)

上市公司密集发布增持回购计划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691家A股上市公司实施回购方案,137家公司股东增持自家股票,大手笔回购、增持频现。   业内专家表示,上市公司密集回购增持是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有望提升市场信心,推动价值回归。但专家也提醒,身处退市边缘的公司,采取回购增持来回避面值退市的做法并不可取。   上市公司密集回购   Wind数据显示,6月27日,共有22家公司发布股...

又有股票刚宣布退市 这些股票也进入退市倒计时

5月29日晚,*ST搜特公告,公司当日收到深交所下发的《事先告知书》,深交所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及可转债上市交易。   同晚,*ST未来、*ST辅仁公告称,5月30日起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退市整理期届满后5个交易日内,上交所将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上周,上交所陆续对*ST辅仁、*ST运盛、*ST中昌、*ST未来4家公司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