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存款利率下行之际,银行理财市场不断升温,7月理财迎来“开门红”。据机构测算,7月上旬,银行理财规模增长了1.07万亿元。
银行理财为何又“吃香”了?债券市场也将受益吗?
理财存量规模快速恢复
在6月底出现一定的季节性回落之后,进入7月,理财市场规模快速恢复。中金公司研究报告显示,7月上旬,理财行业规模扩容1.07万亿元;截至7月10日,全市场规模已恢复至26.65万亿元,较3月末低点累计增长1.61万亿元。
广发证券研究报告显示,截至7月14日,银行理财存量规模较7月7日上升3324亿元至26.93万亿元,其中理财子规模较7月7日上升3674亿元至22.71万亿元,延续季末规模下降之后的回升趋势。
专家表示,7月份理财规模回升,主要是6月底因季节性因素流入银行表内的存款回流理财所致。定期存款对理财的“替代效应”减弱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存款利率下行正推动居民资金由存款重新回流理财产品。
展望下半年,多位专家表示,银行理财规模将逐步回升。“进入三季度的理财旺季,我们看好理财市场修复的持续性。”中金货币金融研究分析师王子瑜分析,商业银行今年信贷投放较为前置,随着信贷投放趋缓,揽储力度也将下降。此外,年初以来,信用债市场修复积极,理财产品积攒了一定的赚钱效应。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预测,当前,理财作为投资品的配置价值上升,下半年居民资产由存款向理财的内部置换或将加快,理财市场规模有望恢复至2022年年中的29万亿元水平。
债券配置力量有望增强
债券市场作为理财的重要配置方向,在7月迎来更多“资金活水”。中金公司研究报告测算,7月上旬,固收类理财产品规模增长2986亿元,增量主要为1个月以内的短期限产品。
广发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刘郁表示,7月10日至14日当周,理财配置力度再上一个台阶,净买入1197亿元。分券种看,利率债净买入规模提升至276亿元,是今年以来的最高值;信用债净买入规模为227亿元;存单配置规模则随短期限理财产品规模回升,连续两周高增长。
“按照2021年和2022年7月来看,理财规模往往会出现季节性回升,这将形成债市增配力量。”国盛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杨业伟表示,过去两年的7月份,固收类银行理财产品分别有7211亿元和9005亿元的增量,随着资金转回,理财对短债和中长债的配置力度都有望增强。
对于后期投资策略,国金证券分析,随着理财规模明显回升,短端配置力量增强,建议关注同业存单及短端信用债的配置机会,但仍需关注后续资金面走势;理财对“二永债”(银行发行的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的合称)行情的影响较为显著,信用债中重点关注理财规模扩张带来的“二永债”投资机会;鉴于政策面预期较强叠加理财配置力量回升,可继续关注城投债票息机会。
机构对债市后势仍较乐观
多位专家表示,随着下半年理财规模恢复,或为债市平稳运行增添助力。“理财性价比持续提高,超额储蓄回流至银行理财的概率上升,下半年理财整体规模有可能恢复到29万亿元以上的水平,届时或助推债市走强。”明明说。
此外,兴业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黄伟平表示,配置盘现券净买入规模有所增加,或指向配置型机构对于后续利率走势仍然偏乐观。
对于债市后续走势,多位专家表示,受经济基本面恢复情况、降息可能性等多因素影响,长端利率或仍有继续下行空间。(来源: 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