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金融.理财  >> 正文

348份年报问询函“拷问”上市公司经营成色 深交所紧盯重点财务指标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证券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尽管年报披露季早已结束,但监管层对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的审查工作仍在进行中。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深交所公开信息获悉,截至6月1日晚,深交所共向上市公司发出348份年报问询函。其中,仅5月份就有285家深市上市公司收到了年报问询函。从问询函的内容来看,净利润、毛利率、现金流、商誉、应收账款等重点财务指标是监管关注的重点。

  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全面注册制的背景下,我国证券市场需要建立更为严格、立体、多层次的监管体系。作为多层次监管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监管层向上市公司发送年报问询函,对细节不明的重大事项予以问询、关注,一方面可以提醒投资者关注相关事项、注意投资风险,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醒上市公司,‘粗放’、‘糊弄’式的信息披露将会招致监管层的‘点名’提问,上市公司应主动进行更为精细化的信息披露。”

  多个财务指标被关注

  年报披露结束后,上市公司年报问询函接踵而来。

  6月1日,深交所向恒宝股份下发年报问询函,要求公司结合各类业务收款模式、信用政策、客户结算周期、应收应付款项变化情况和收入确认政策等因素,进一步说明本期净利润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差异较大、变动趋势不一致的原因及合理性,进一步说明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期大幅减少的原因及合理性。此外,问询函还提到公司控股子公司一卡易股权拍卖、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多个问题。

  同日,深交所还向大富科技、科恒股份、天山股份等多家公司下发年报问询函。从问询的内容来看,上市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充分性、经营活动现金流下降的合理性、计提大额减值准备的原因及合理性被重点关注。

  针对监管问询的各项问题,上市公司认真核查和确认,部分公司还请年审会计师对相关问题涉及事项发表核查意见。

  “监管针对年报提出的问询是非常细致的,如收入的真实性问题,成本是否匹配,毛利率变动以及重大商誉减值、重大亏损等,都是重点问询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围绕报表上一些差异性比较大的财务指标,要求公司做进一步的回复。”有不具名A股上市公司高管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有公司多次申请延期回复

  原定于5月31日披露年报问询函回复的大烨智能又一次爽约了。5月31日晚,大烨智能发布公告称,公司于5月10日收到深交所创业板公司管理部下发的年报问询函,要求公司就问询函所涉及的问题做出书面说明,并在5月24日前将有关说明材料报送并对外披露。截至目前,相关回复仍需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同时需相关中介机构出具核查意见,工作量较大,为保证回复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经公司向深交所申请,本次问询函再次延期至6月7日前回复。

  和大烨智能一样,多次申请延期回复年报问询函的公司还有新宁物流。6月1日晚,新宁物流发布再次延期回复深交所年报问询函的公告称,公司年报问询函将再次延期至6月7日前回复。

  “每家公司情况不一样,我们今年有10个问题需要回复。为了保证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核查肯定要更细致一点。另外部分事项还涉及中介机构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需要协调考虑他们的时间。目前公司正在积极准备中,争取尽早做出回复。”大烨智能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理论上,上市公司可以在年报披露过程中尽可能将公司经营情况进行完整的披露,避免被监管问询。不过年报涉及的信息量比较大,是对全年经营的归纳和总结,很难将每一个需要解释的事项揉进年报里去,编制过程中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但上市公司收到年报问询函后都会认真核查,积极组织回复。”上述不具名A股上市公司高管告诉记者。(来源: 证券日报

相关新闻
近140家公司推出重大重组方案

今年以来,A股市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跃度显著提升。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记者发稿,今年共有近140家公司推出重大重组方案,较去年同期上涨223%。   业内专家表示,今年并购重组市场的活跃,是我国注册制改革和监管优化的结果,也是我国经济逐步复苏回暖的体现。随着全面注册制的不断实施,并购重组市场将呈现新的生命力,活跃度将继续提升。   并购重组同比...

火速出手 上市公司股东密集增持

近期,上市公司密集发布重要股东增持计划。部分濒临1元退市的低价股发布重要股东增持计划后,火速出手进行了增持,有的上市公司将增持计划时间设置为3个月。   控股股东出手   从增持主体看,不少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出手增持。   征和工业5月26日晚公告,公司于5月26日接到公司控股股东魁峰机械的通知,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以及对公司价...

国企民企携手共进 上市公司“提质”全面发力

上市公司是实体经济的“基本盘”,也是资本市场的基石。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对于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多位参加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年会暨2023中国上市公司峰会的专家表示,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已启动实施,推进上市公司“提质”工作从“治乱”转向更深层次的“提质”,需从强化公司治理能...

全方位改革塑造A股优胜劣汰生态 上市公司质量整体向好向优

全面注册制制度规则发布实施满百日   5月28日,距离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制度规则正式发布实施已满百日。   165部制度规则涵盖发行条件、注册程序、保荐承销、重大资产重组、监管执法、投资者保护等各个方面,发行条件多元包容,审核机制透明高效,全链条监管力度空前。全面注册制制度规则实施以来,A股涌现出一批“优质优价”的上市公司,也淘汰了一批“久退不...

上市公司热议高质量发展路径 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将扮演重要角色

5月27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年会(理事会)暨2023中国上市公司峰会在北京召开。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如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在会议期间,多家上市公司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高新技术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   谈及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中国联通董事长刘烈宏以中国信息通信行业为例阐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