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金融.理财  >> 正文

火速出手 上市公司股东密集增持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证券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近期,上市公司密集发布重要股东增持计划。部分濒临1元退市的低价股发布重要股东增持计划后,火速出手进行了增持,有的上市公司将增持计划时间设置为3个月。

  控股股东出手

  从增持主体看,不少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出手增持。

  征和工业5月26日晚公告,公司于5月26日接到公司控股股东魁峰机械的通知,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以及对公司价值的认可,提升投资者信心,魁峰机械计划自5月29日起至11月28日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允许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集中竞价、大宗交易等)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股份的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且不超过1200万元。

  湖北宜化近日公告, 公司于5月25日收到控股股东宜化集团《关于增持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告知函》,宜化集团计划自5月29日起的6个月内,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包括但不限于集中竞价、大宗交易等),以自有资金择机增持公司股份,本次拟增持股份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不超过1亿元。

  对于拟增持股份的目的,湖北宜化公告显示,控股股东宜化集团基于对公司内在价值的认可和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坚定信心,为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切实维护股东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拟实施这次增持计划。

  不少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实施增持后,随即发布新的增持计划。

  农发种业公告显示,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致行动人农华资产于5月24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428.5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4%。华农资产计划自本次增持之日起12个月内,以自有资金择机继续增持公司股票,拟累计增持数量不低于公司总股本的0.5%,不超过1%(含本次已增持股份)。

  迅速实施增持

  不少上市公司发布重要股东增持计划后,立马实施了增持。

  以金科股份为例,公司于5月22日收到控股股东金科控股自愿增持公司股份计划的通知,金科控股计划自增持计划公告披露之日起六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且不超过1亿元,本次增持价格为不高于1.5元/股,计划增持主体将根据公司股票价格波动情况及资本市场整体趋势,择机实施增持计划。

  对于增持原因,金科股份表示,鉴于公司股价近期大幅下跌,已严重偏离了公司基本面,与公司经营结果和公司所付出的努力严重不符,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价值的高度认可,决定增持公司股份。

  时隔3天,金科股份再次公告,公司于5月25日收到金科控股出具的《关于增持股份的告知函》,由金科控股指定的增持主体财聚投资于5月25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成交金额1000.1万元,成交均价为0.86元/股。

  从增持期限设置看,不少公司将增持期限设置为3个月。

  以森麒麟为例,公司2月23日披露的《关于实际控制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份暨后续增持计划的公告》显示,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计划自2月22日首次增持之日起3个月内以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继续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股份的数量区间合计为400万股-700万股。

  5月23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截至公告披露日,上述增持主体的增持公司股份计划实施期限届满且已实施完毕,上述增持主体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增持公司股份约415.4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64%。(来源: 中国证券报

相关新闻
国企民企携手共进 上市公司“提质”全面发力

上市公司是实体经济的“基本盘”,也是资本市场的基石。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对于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多位参加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年会暨2023中国上市公司峰会的专家表示,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已启动实施,推进上市公司“提质”工作从“治乱”转向更深层次的“提质”,需从强化公司治理能...

全方位改革塑造A股优胜劣汰生态 上市公司质量整体向好向优

全面注册制制度规则发布实施满百日   5月28日,距离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制度规则正式发布实施已满百日。   165部制度规则涵盖发行条件、注册程序、保荐承销、重大资产重组、监管执法、投资者保护等各个方面,发行条件多元包容,审核机制透明高效,全链条监管力度空前。全面注册制制度规则实施以来,A股涌现出一批“优质优价”的上市公司,也淘汰了一批“久退不...

上市公司热议高质量发展路径 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将扮演重要角色

5月27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年会(理事会)暨2023中国上市公司峰会在北京召开。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如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在会议期间,多家上市公司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高新技术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   谈及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中国联通董事长刘烈宏以中国信息通信行业为例阐述了...

上市公司理财降温 投资总额同比降四成

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投资理财产品的热情大幅降温。根据Wind数据,截至5月28日记者发稿,今年以来共有655家上市公司投资理财产品,认购总额为3507.21亿元,同比降幅分别为39.52%和41.57%。在业内专家看来,上市公司对于投资理财热情的变化与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走低以及上市公司自身的需求有关。   5月26日晚间,大理药业、同为股份、荣信文化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投资...

月内逾10家上市公司收监管函 信披不及时、不准确是主因

5月份以来,已有逾10家上市公司收到监管警示函,主要原因是未及时披露或信息披露不准确。   例如,5月25日,一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由于2022年业绩预告不准确,且未能按时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证监局决定对公司及相关高管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数据显示,公司此前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0万元至750万元;但随后披露的业绩预告修正公告显示,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