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金融.理财  >> 正文

多家银行优化信用卡分期业务 “手续费”更名为“利息”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证券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连日来,多家银行陆续发布优化分期业务公告。比如,潍坊银行发布关于信用卡“分期手续费”调整为“分期利息”公告。

  据记者梳理,目前已有数十家银行发布过类似公告。业界普遍认为,将手续费改为利息,使信用卡分期息费一目了然,既是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也是落实监管要求的具体表现,未来银行信用卡分期将“手续费”改“利息”或成趋势。

  “分期手续费”调整为“分期利息”

  潍坊银行公告称,为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该行将信用卡“分期手续费”调整为“分期利息”,其中,新申请及仍在进行中的分期业务,入账的“分期手续费”将调整为“分期利息”,历史已入账的分期手续费账单展示维持不变。更名后收费标准及计算规则不变,即实际每期还款金额不发生变化,具体以账单列示为准。

  此前,江苏银行也发布了《信用卡分期业务息费名称调整的公告》。事实上,上述银行并非个例,经记者梳理,包括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邮储银行、浦发银行、工商银行、光大银行、杭州银行、苏州银行、南京银行等数十家银行曾发布过类似公告。

  也有银行持续优化现金类分期业务,例如南京银行称,关于现金类分期,该行的信用卡灵活分期功能将停止分期申请;同时,调整现金分期、鑫分期的现金类分期功能,分期总金额最高5万元,单笔分期期数最长不超过24期等。

  “目前银行正陆续对信用卡业务开展规范管理,除了清理长期未使用的信用卡之外,优化分期业务也是银行重点工作。”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以手续费名义变相收取高额息费是消费者投诉的高发区,改为分期利息后消费者可以较为直观地了解相关费用,有效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银行优化分期业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出于合规考虑;二是出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目的。

  践行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在银行优化分期业务的背后是配套政策的引导。中国人民银行2021年3月份发布的公告要求,所有从事贷款业务的机构,在网站、移动端应用程序、宣传海报等渠道进行营销时,应当以明显的方式向借款人展示年化利率,并在签订贷款合同时载明,也可根据需要同时展示日利率、月利率等信息。

  2022年7月份,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其中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在分期业务合同(协议)首页和业务办理页面以明显方式展示分期业务可能产生的所有息费项目、年化利率水平和息费计算方式。向客户展示分期业务收取的资金使用成本时,应当统一采用利息形式,并明确相应的计息规则,不得采用手续费等形式,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纵观行业来看,近年来,信用卡业务一直是银行业消费投诉的重点区域。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接收并转送的银行业消费投诉中,涉及信用卡业务投诉38016件,占投诉总量的50.3%。信用卡分期业务“利息不透明”“隐匿收息”“乱收费”等问题均曾被用户“吐槽”。

  “从银行发布的公告上看,更名也会促使其收费变得更加透明。让用户在选择信用卡分期业务时更理性,有助于用户养成理性消费的习惯。”王蓬博表示。

  “预计未来银行信用卡分期手续费改利息将成为趋势。”苏筱芮进一步表示,此前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存在息费水平披露不清晰,片面宣传低利率、低费率,以手续费名义变相收取利息,模糊实际使用成本,不合理设置过低的账单分期起点或不设起点,未经客户自主确认实施自动分期等问题,导致客户难以判断资金使用成本,甚至加重客户息费负担。银行该举动能够使持卡人更加清晰、透明地了解用卡费用,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权。(本报记者:李 冰 来源:证券日报

相关新闻
华夏银行信用卡年费惹争议!办卡时承诺没年费,结果却说扣就扣?年费政策变更也很随意?

近日,来自浙江湖州的谢女士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称,自己办理了一张华夏银行信用卡,办卡时业务员表示不会收取任何费用。收到卡片后,谢女士没激活使用,但却频繁收到银行的催款短信,要求还款200元。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新浪金融曝光台联系到谢女士。   办卡时承诺不会收取任何费用,   没开卡却被要求还款200元   谢女士告诉新浪金融曝光台,几个月前华夏...

兴业银行与Visa联合发布《2023年度消费洞察白皮书》

近日,兴业银行与Visa在福州联合发布《2023兴业银行·Visa消费洞察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通过洞悉不断变化的最新消费趋势,为进一步畅通经济循环,提振消费提供助力。Visa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尹小龙、兴业银行副行长张旻共同出席《白皮书》发布会并致辞。      图:《2023兴业银行·Visa消费洞察白皮书》正式发布。   尹小龙表示,非常高兴与兴业银...

男子去世信用卡仍欠近6万元,银行要求其妻女偿还被拒:“要先证明我们有亲属关系”

近日,浙江省仙居人民法院发布题为《人去世后,信用卡欠款是否需要归还银行》的普法案例,该案例在抖音等平台引发网友们的热议。   浙江台州一男子去世前,信用卡尚欠银行58000元,银行得知后,要求男子的妻子和女儿偿还,不料二人竟要求银行证明亲属关系。   陈某在世前,有一张银行的信用卡,额度是6万元,平日里,陈某都会随借随还,用卡习惯一直较好。事发前...

投诉情况曝光!多家银行、保险公司被通报 信用卡业务成“重灾区”

1月30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关于2022年第三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关于2022年第三季度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   总体来看,银行业消费投诉中,股份行消费投诉占比较高,占投诉总量的40.3%。就业务类型来看,信用卡业务占投诉总量的50.3%,个人贷款业务占比为32.7%。   保险消费投诉中,涉及人身保险公司20523件,占比达62.71%,...

支持举措频上新 金融助推消费活力释放

信用卡支付满减优惠、信用贷产品利率折扣、消金机构开展促销专题活动……伴随春节消费旺季到来,消费金融行业热度也持续升温。与此同时,金融监管部门促消费支持举措也持续“上新”,对扩大内需、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具有积极意义。   业内人士预计,2023年消费类贷款规模将较2022年有较大幅度提升,其中,针对出行、住宿餐饮、文旅等场景的消费信贷有望实现更大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