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金融.理财  >> 正文

金融智能化升级步伐加快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与中国金融四十人研究院主办的《明珠湾智能金融发展报告(2021)》(下称《报告》)日前发布。《报告》指出,随着我国数字经济保持较快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取得新进展,金融业发展从数字化向智能化升级步伐加快。

  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商务,全面加快商贸、物流、金融等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报告》提到,近年来,以智能金融为代表的带有数字化时代特征的金融新业态、新应用、新模式在我国不断涌现,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对于我国智能金融发展,《报告》表示,目前,我国智能金融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得到规范,一系列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的智能金融相关政策规划相继出台,在平台治理过程中引导智能金融守正创新,持续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坚持金融活动全部纳入金融监管,推动智能金融健康有序发展。

  《报告》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产生新的研究范式,将为智能金融的应用提供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我国智能金融应用规模持续扩大、穿透力度持续深化,助力践行新发展理念,在局部领域呈现增长态势。

  《报告》表明,我国智能金融转型步伐加快,过去传统的金融领域尤其依赖具有经验的人,而智能金融是人工智能技术与金融业深度融合的新业态,是用机器替代和超越人类部分经营管理经验与能力的金融模式变革。传统金融机构积极转型,加大科技、资金、人才投入,金融机构智能化转型提速。

  《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智能金融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各地区发展存在差异,东部沿海省份智能金融发展保持领先,但地区差距有所减小。《报告》建议,需要进一步提高互联网普及率等以扩大智能金融发展规模,同时应继续普遍推进智能金融业务,并合理配置经济资源以推进各地区经济均衡发展。

  此外,《报告》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和金融融合、智能金融的发展和监管两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关于人工智能技术和金融融合,《报告》建议加强基础研究,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架构;加快技术集成创新,探索金融创新的方法和路径;强化科技伦理治理,构建可持续的金融服务生态。

  关于智能金融发展和监管,《报告》建议加强智能金融相关立法保障和标准化建设,督促智能金融创新主体树立“负责任金融”的理念,依法全面强化消费者金融信息保护,深入推进智能金融领域算法治理,持续规范智能金融营销宣传行为,加大研究资源投入和培育技术人才,加强智能金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国家和国际层面的跨学科交流。(记者:袁小康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相关新闻
全面降准落地 金融支持稳经济大盘加力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2年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8%。据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56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全面降准是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之一,可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

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发文明确下一步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总体思路

1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发布《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从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积极做好“保交楼”金融服务、积极配合做好受困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依法保障住房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阶段性调整部分金融管理政策、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等六个...

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举措出台

记者11月23日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获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产融资合理适度,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日前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

金融双向开放稳步扩大 外资加码布局中国市场

人民银行、外汇局日前联合发布《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资金管理规定》(下称“规定”),完善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市的资金管理,进一步扩大了金融市场双向开放。近期,多家外资银行、保险、证券机构加码在华投资,债券、股票等资本市场投融资便利度持续提升。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中国已经进入金融双向开放的更深层次,后续在政策层面,将继续完善跨...

中国打出金融组合拳“稳楼市” 释放三大信号

近期,中国房地产金融政策密集释放利好信号。   从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连续下调,到2000亿元(人民币,下同)“保交楼”专项借款出台,再到扩大支持民企发债的“第二支箭”,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在保证债权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展期……各项支持政策密集落地,几乎覆盖了房地产业供需全链条,包括可能出现风险的部分“薄弱点”。   未来房地产市场...